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贾妇怨
嫁与商人头欲白,未曾一日得双行。
任君逐利轻江海,莫把风涛似妾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个女人对自己丈夫的怨恨与无奈。她嫁给了商人,虽然丈夫年纪渐长,却始终无法和她一起过日子。丈夫为了追逐利益,常常远渡重洋,任由她独自在家,心中感到无比的失落与孤独。她希望丈夫能够重视她的感受,而不是将她的存在视作轻如鸿毛。
注释
字词注释
- 嫁与商人:嫁给了一个做生意的人。
- 头欲白:形容丈夫的年纪渐长,头发开始变白。
- 未曾一日得双行:没有一天能够和她一起走路。
- 任君逐利:任凭你去追逐利益。
- 轻江海:轻视江海的波涛,形容商人的心态。
- 莫把风涛似妾轻:不要把风浪视作轻易的事,指对妻子感情的忽视。
典故解析
这首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具体的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商人家庭的现实与女性的困境。商人因追逐利益而忽略家庭,代表了当时经济活动对家庭关系的影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得仁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歌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达对家庭和社会的思考。刘得仁的作品具有一定的现实主义色彩,关注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
创作背景
《贾妇怨》创作于唐代,正值经济繁荣时期,商人阶层崛起,家庭结构与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诗人以一位妻子的视角,反映了当时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无奈与挣扎。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贾妇”的身份,通过对丈夫的控诉,展现了一个商人家庭中女性的孤独与失落。开篇的“嫁与商人头欲白”生动地刻画了妻子的心情,暗示着她对丈夫年纪的感慨,同时也暗示着她对生活的无奈。接下来的“未曾一日得双行”,则进一步突显了夫妻间的隔阂,虽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却如同两条平行线,永不交汇。
“任君逐利轻江海”中的“逐利”二字,揭示了商人追求财富的本性,而“轻江海”则形象地表达了丈夫对事业的执着,甚至不顾波涛汹涌的危险,显示了商人对利益的至上追求。最后一句“莫把风涛似妾轻”,则是对丈夫的情感呼唤,期望他能够重视家庭与情感,不要轻视自己的妻子。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透过平凡的生活细节,展现了深刻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嫁与商人头欲白: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述,直白地表达了自己的身份与丈夫的衰老,暗示岁月的流逝。
- 未曾一日得双行:强调了夫妻间的情感缺失,二人几乎没有共同生活的时光,增添了孤独感。
- 任君逐利轻江海:揭示了丈夫的价值观,认为追逐利益比什么都重要,表现了商人对家庭的忽视。
- 莫把风涛似妾轻:用“风涛”比喻丈夫对妻子的态度,呼唤丈夫对妻子情感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丈夫的追逐比作江海的波涛,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其对事业的执着。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一个妻子的声音,表达了对丈夫追逐财富的无奈与对家庭情感的渴望,揭示了家庭关系在经济利益面前的脆弱,反映了唐代社会中女性的困境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商人:象征着经济利益与物质追求。
- 江海:象征着波涛汹涌的商业世界,喻指丈夫的事业。
- 风涛:代表家庭与情感的风波,暗示妻子在婚姻中的脆弱与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未曾一日得双行”反映了什么情感?
A. 夫妻恩爱
B. 夫妻间的隔阂
C. 夫妻间的和谐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贾妇”是指__。
-
判断题:诗中通过“风涛”来形容丈夫的事业追求。(对/错)
答案
- B
- 商人之妻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爱情的悲剧与离别的痛苦,主题与《贾妇怨》相似。
- 《静女》:佚名的诗作,表现了女性的情感世界与孤独。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贾妇怨》的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而《贾妇怨》则侧重于对家庭情感的失落,两者都通过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象,但侧重点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女性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