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处消长日,慈恩精舍频。
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
闲上凌虚塔,相逢避暑人。
却愁归去路,马迹并车轮。
白话文翻译:
这一天,时光在何处消逝,慈恩寺的僧人常常来此。
僧人高洁的气质吸引了过路的游客,树木繁茂使得喧嚣的尘世无法打扰。
我悠闲地登上高耸的塔楼,遇见了同样避暑的人。
然而,归去的路却让我感到忧愁,马蹄和车轮的痕迹交错在一起。
注释:
- 消长日:日子在渐渐消逝与增长,意指时间的流逝。
- 慈恩精舍:慈恩寺的精舍,指僧人居住和修行的地方。
- 僧高:形容僧人的气质高洁。
- 绝嚣尘:形容周围环境清幽,没有尘世的喧嚣。
- 凌虚塔:高耸的塔,象征着遥不可及的境界。
- 马迹并车轮:马和车留下的痕迹,暗示归途的艰难。
典故解析:
慈恩寺是唐代著名的寺庙,位于长安(今西安)。它不仅是佛教的修行场所,也是当时文人雅士游玩避暑的胜地。诗中提到的“凌虚塔”可能指的是寺内的某一高塔,诗人通过这座塔描绘出高远的意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得仁,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脱俗,以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夏日,诗人游览慈恩寺,借景抒怀,反映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归途的无奈。
诗歌鉴赏:
《夏日游慈恩寺》展现了诗人对宁静与自然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何处消长日”表达了时间的无情流逝,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着,诗人描绘了慈恩寺的幽静环境,僧人的高洁气质与自然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诗中“闲上凌虚塔”,表现了诗人放松心情、享受夏日时光的愉悦。然而,最后两句却透露出归途的忧愁,马迹和车轮的交错暗示了世俗生活的纷扰与不易。整体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与人文的描写,表达了对世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人世纷扰的无奈,情感深邃而细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处消长日:探寻时间的流逝,表达对时光的惆怅。
- 慈恩精舍频:描绘慈恩寺的环境,突显其宁静。
- 僧高容野客:表达僧人与游客的和谐,展现人性中高洁的一面。
- 树密绝嚣尘:强调自然的安宁,隔绝了尘世的喧嚣。
- 闲上凌虚塔:闲适的心情,象征着向往高远的追求。
- 相逢避暑人:与他人相遇,增添了人情味。
- 却愁归去路:归路的忧愁,暗示现实生活的困扰。
- 马迹并车轮:描绘归途的繁忙与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僧高容野客,树密绝嚣尘”,对称的句式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用“凌虚塔”象征高远的理想与精神追求。
- 象征:马迹与车轮象征着归途的繁忙与世俗的羁绊。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无奈,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也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现实生活时的无奈与愁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慈恩寺:象征着宁静与修行的场所。
- 僧人:象征着高洁的精神追求。
- 树木:象征自然的繁茂与宁静。
- 塔楼:象征着高远的理想与追求。
- 马迹车轮:象征归途的繁忙与现实的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慈恩寺”是指哪个宗教的场所?
- A. 道教
- B. 佛教
- C. 基督教
- D. 伊斯兰教
-
诗人游玩慈恩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愁
- C. 愤怒
- D. 厌倦
-
“马迹并车轮”描绘了什么样的情景?
- A. 归途的繁忙
- B. 旅游的乐趣
- C. 田园的宁静
- D. 冬天的寒冷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庐山谣》
- 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刘得仁的《夏日游慈恩寺》更多地表达了人际间的交流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孤独与自然的结合。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