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五
嘉绒女,一曲最难忘。
雕下四围环翠巘,
山前一线是金江。
能不醉仙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江南美丽风景和动人歌声的怀念。诗中提到的嘉绒女唱的那首歌,是我最难以忘怀的。四周的山峦如同雕刻般环绕着,山前一条金色的江水流淌而过。在这样的仙境里,谁能不沉醉呢?
注释:
- 嘉绒女:指的是来自嘉绒地区的女子,这里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民歌或民俗。
- 雕下:形容山的轮廓像是雕刻出来的,形态优美。
- 环翠巘:四周的山峦环绕着,如同翠绿的宝石。
- 金江:形容江水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
- 能不醉仙乡:在这样的美景中,谁能不陶醉于这如仙境般的乡村?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王蛰堪,现代诗人,以其清新、优雅的诗风闻名。他的作品多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为主题,常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当代,反映了作者对江南地区风景的深刻印象,表达了对自然美、乡愁的向往。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五》是一首典型的抒情诗,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对江南美景的深情怀念。开头提到“嘉绒女”一曲,直接引入了个人情感的核心——那动人的歌声。接着通过“雕下四围环翠巘”,生动展现了江南山水的精美,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精致的山水画中。最后一句“能不醉仙乡”则是情感的升华,诗人不仅是在描绘自然之美,更是在表达对这片土地的深切眷恋。整个诗作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意象清晰,情感真挚,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嘉绒女,一曲最难忘。”:强调了歌声的动人和深刻影响。
- “雕下四围环翠巘,”:形容山的美丽和环抱,营造出一种静谧与和谐的氛围。
- “山前一线是金江。”:描绘了江水的璀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能不醉仙乡。”:表达了对这美好自然的陶醉之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水比作雕刻,生动形象。
- 拟人:让自然景观具有人情味,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 对仗:诗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怀念江南的美丽与宁静,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嘉绒女:象征着民间文化和人文情感。
- 翠巘:象征自然的秀美与和谐。
- 金江:象征着财富与生命的源泉。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嘉绒女代表什么?
A. 一种音乐风格
B. 来自嘉绒地区的女子
C. 一种传统服饰 -
“环翠巘”中的“翠”意指什么?
A. 绿色的山
B. 清澈的水
C. 美丽的花 -
诗中“能不醉仙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
B. 陶醉与向往
C. 担忧
-
答案: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江南春》,同样描绘了江南的春天美景,表达对家乡的思念。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则更加突出夜景的宁静与美丽,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情。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现代诗歌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