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目》

时间: 2025-01-26 07:37:50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

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

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县蒲萄熟,秋山苜蓿多。
关云常带雨,塞水不成河。
羌女轻烽燧,胡儿制骆驼。
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

白话文翻译:

整个县的葡萄已经成熟,秋天的山上苜蓿生长得很茂盛。
边关的云总是带着雨,塞外的河水却涓涓细流。
羌族少女轻轻点燃烽火,胡人则在制作骆驼。
我自伤年华已晚,经历了太多的动乱与饥荒。

注释:

  • 蒲萄:即葡萄,成熟的象征。
  • 苜蓿:一种植物,常用作饲料,象征丰收。
  • 关云:指边关地区的天气,常常阴雨。
  • 塞水:边境地区的河流,通常是干涸的状态。
  • 羌女:指羌族的女子,烽火是战争的信号。
  • 胡儿:指外族人,通常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
  • 烽燧:古代用来传递军事信息的烽火台。
  • 迟暮眼:年纪渐长,眼睛看东西模糊,暗示人生的无奈。
  • 丧乱:指战乱和动乱,饱经风霜的经历。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的“羌女”和“胡儿”反映了当时边疆民族的生活和社会状态,体现出诗人对乱世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陵渔隐,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与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的苦难与人民的疾苦,风格沉郁,语言质朴。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杜甫晚年,当时正值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民生困苦。诗人身处乱世,对家国和人民的遭遇感到无奈与悲伤,作品中流露出强烈的忧国忧民情怀。

诗歌鉴赏:

《寓目》是一首蕴含深刻情感的诗作,诗中描绘了秋天的丰收景象与边疆的动乱局面,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诗的开头通过“蒲萄熟”和“秋山苜蓿多”展现出自然的丰盈和生命的希望,然而随即转入对边关气候的描写,“关云常带雨”暗示了边疆的艰苦和不安。接着,诗人提及“羌女轻烽燧”,这不仅表现了战争的迫切,更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真实反映。而“自伤迟暮眼,丧乱饱经过”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人生经历的感慨,情感深沉,余音绕梁。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和自身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县蒲萄熟:描绘丰收的景象,寓意生活的富足。
  2. 秋山苜蓿多:秋季的田野生机勃勃,象征希望。
  3. 关云常带雨:边关的阴雨天气,暗示艰难的生活条件。
  4. 塞水不成河:河水干涸,反映了自然和人世的困境。
  5. 羌女轻烽燧:羌族女子点燃烽火,象征战争的频繁。
  6. 胡儿制骆驼:外族人在繁忙地制作骆驼,表现出边疆的生活状态。
  7. 自伤迟暮眼:自我感叹年华已逝,眼前的景象模糊不清。
  8. 丧乱饱经过:经历了许多动乱,心中满是无奈与伤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边疆的阴雨比作动乱的象征。
  • 对仗:如“蒲萄熟”与“苜蓿多”,展现出诗的工整与和谐。
  • 拟人: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的丰收与边疆的动乱,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切,揭示了盛世与乱世之间的对立,反映了个人的无奈与悲伤。

意象分析:

  • 蒲萄:象征丰收与希望。
  • 苜蓿:代表生机与繁荣。
  • 烽燧:战争与动乱的象征。
  • 塞水:暗示边疆艰苦的生存条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蒲萄”代表什么? A. 贫穷
    B. 丰收
    C. 战争
    D. 荒凉

  2. 诗人自伤“迟暮眼”是因为? A. 年龄的增长
    B. 对未来的希望
    C. 自然的变化
    D. 旅行的疲惫

  3. 诗中提到的“羌女”在做什么? A. 点燃烽火
    B. 收割农作物
    C. 织布
    D. 旅游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了战乱带来的苦难,展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在表现对边疆的感怀上有相似之处,但《登鹳雀楼》更注重壮丽的自然景观。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