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酬韦韶州见寄
杜甫
养拙江湖外,朝廷记忆疏。
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
虽无南去雁,看取北来鱼。
白话文翻译:
在江湖之外养生,朝廷的事情渐渐淡忘。
我深感惭愧,跟随长辈的足迹,却能重温故人的书信。
白发如丝难以理顺,新的诗作比不上锦绣的过往。
虽然没有南飞的大雁,但可以仰望北归的鱼儿。
注释:
- 养拙江湖外:养拣,指在江湖外隐居生活;江湖常用来指代隐逸的生活。
- 朝廷记忆疏:朝廷的事务逐渐被遗忘,表示对朝政的无奈与失落。
- 深惭长者辙:感到惭愧,长辈的足迹,指的是前人的成就或教诲。
- 重得故人书:再次收到故人的书信,表达对友谊的珍视。
- 白发丝难理:白发如丝,形容年老体衰,难以理顺;这里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新诗锦不如:新作的诗歌不如往日的佳作,表示对过去的怀念。
- 虽无南去雁:虽没有南飞的大雁,象征着团聚或迁徙。
- 看取北来鱼:观察北归的鱼儿,寓意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揭示了人民的苦难与生活的艰辛。他被誉为“诗圣”,与李白并称。
创作背景:
《酬韦韶州见寄》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民生困苦。诗中表达了杜甫对故人深厚的情谊,同时也流露出对昔日繁华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诗歌鉴赏: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杜甫对友情、时光以及自身处境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通过“养拙江湖外”引入,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似乎在逃避朝廷的纷扰与权政的无奈。而“朝廷记忆疏”则显示了诗人对政治生活的失落感,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接下来的“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中,诗人将自己的境遇与长辈的成就相对比,产生了深深的惭愧之情。同时,收到故人的书信让他倍感亲切,友情的温暖在此刻尤为珍贵。
“白发丝难理,新诗锦不如”则表现了诗人对衰老和时间流逝的无奈,年轻时的激情与创作的活力似乎难以再现。尽管如此,诗人对未来依然充满了希望,虽然“无南去雁”,却有“北来鱼”的期待,象征着对生活的坚持与信念。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往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杜甫作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养拙江湖外:表达了诗人希望远离世俗纷扰,选择隐逸的生活。
- 朝廷记忆疏:揭示了诗人对朝政的失落与无能为力,内心的苦闷。
- 深惭长者辙:自愧不如前辈,体现了杜甫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感慨。
- 重得故人书:强调友情的珍贵,说明即使在困境中,故人之情仍能给予温暖。
- 白发丝难理:对衰老的无奈与对时间流逝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心境。
- 新诗锦不如:对新作的自谦,表达对过往美好作品的怀念。
- 虽无南去雁:象征团聚和希望,表现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 看取北来鱼:寓意着对未来的期盼与信心,尽管生活艰难,依然向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深惭长者辙,重得故人书”,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白发丝难理”形象地表达了衰老的感受。
- 象征:南去雁与北来鱼,象征着人生的不同选择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情感为主线,表达了杜甫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独特见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湖:象征隐逸与自由,代表诗人渴望逃避世俗。
- 朝廷:代表政治与权力,彰显诗人对时政的失望。
- 长者辙:象征传统与前辈的成就,反映诗人的自愧与敬仰。
- 白发:象征衰老与时间的流逝,传达诗人的无奈与感伤。
- 南去雁:象征团聚与归属,表现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 北来鱼:象征希望与新生,传达对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深切感慨? A. 年轻时的梦想
B. 友情的珍贵
C. 朝政的无奈
D. 以上都是 -
填空题:诗中提到“白发丝难理”,表达了对__的感慨。
-
判断题:诗中“看取北来鱼”表达了对未来的失望。(对/错)
答案:
- D
- 时间流逝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酬韦韶州见寄》都涉及对故人的思念,但李白的诗更强调个人情感和孤独,而杜甫则在个人情感中融入了对时局的反思与对友谊的珍视,二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差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诗选解》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