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落索
朱敦儒 〔宋代〕
一夜雨声连晓。
青灯相照。
旧时情绪此时心,
花不见人空老。
可惜春光闲了。
阴多晴少。
江南江北水连云,
问何处寻芳草。
白话文翻译:
一整夜的雨声伴随着天亮的时分,
青灯下我独自照耀。
往日的情绪此时涌上心头,
花儿虽然绽放,却看不见人,岁月空过。
可惜春光无所事事,
阴雨多而晴天少。
江南江北的水与云相连,
我在何处能寻到芳草呢?
注释:
- 一夜雨声连晓:整夜的雨声持续到天亮。
- 青灯相照:指在微弱的青色灯光下独自思考。
- 旧时情绪此时心:往日的情感在此时涌上心头。
- 花不见人空老:花虽开,但看不见人,岁月在空虚中流逝。
- 可惜春光闲了:可惜春天的美好时光白白浪费了。
- 阴多晴少:阴雨天气多,晴天少。
- 江南江北水连云:江南和江北的水面与天上的云彩相连。
- 问何处寻芳草:问哪里能找到美丽的芳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敦儒,字子华,号穆阳,宋代诗人,其作品以婉约、细腻见长。他的诗歌多描写生活中的感悟和情感,常有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朱敦儒的晚年,正值春季,诗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与内心的孤独,借助雨声和灯光表达对旧时情感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一落索》是一首充满忧伤与孤独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春雨的描写,传达了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时光的无奈感叹。在“青灯相照”中,诗人独自一人,伴随着细雨,感受到的是一种静谧而又沉重的气氛。往日的情绪在这个时刻涌上心头,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爱情的怀念和对当下孤独生活的无奈。
“花不见人空老”一句,写得尤为动人,花虽开,却无人欣赏,暗喻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慨。春光难得,然而又在阴雨天气中显得尤为珍贵,诗人以此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流逝时光的惋惜。
最后两句“江南江北水连云,问何处寻芳草”,更是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寻找。江南江北的美景在雨中模糊,芳草何处,仿佛在暗示着诗人对生活方向的迷茫。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夜雨声连晓:整夜的雨声伴随着黎明,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 青灯相照:青色的灯光照亮了孤独的夜晚,暗示着诗人的独处与思索。
- 旧时情绪此时心:往日的情感在此时涌上心头,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
- 花不见人空老:形象地表达了孤独与无奈,花虽盛开但又无人欣赏。
- 可惜春光闲了:惋惜美好的春光被无所事事的状态所浪费。
- 阴多晴少:描绘了多雨的天气,暗示了诗人的心境。
- 江南江北水连云:自然景色的描写,带有一种广阔的空间感。
- 问何处寻芳草:对未来的迷茫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光”比作美好时光,通过“闲了”来表达其流逝的无奈。
- 拟人:花儿虽然盛开,似乎也在问谁来欣赏,赋予花以情感。
- 对仗:如“阴多晴少”,形成有力的对比,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写春雨中的孤独心情,反映了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雨声:象征着忧愁和孤独。
- 青灯:象征着孤独的思考与内心的照亮。
- 花:象征着美好与青春的流逝。
- 春光:象征着短暂而珍贵的美好时光。
- 江南江北:象征着广阔的自然与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青灯相照”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灯光
- B. 微弱的灯光
- C. 太阳的光芒
- D. 月光
-
“花不见人空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花的喜爱
- B. 对生活的无奈
- C. 对人的思念
- D. 对时间的珍惜
-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旧情的怀念与未来的迷茫
- C. 对春天的珍惜
- D. 对江南的向往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水调歌头》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朱敦儒的《一落索》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孤独的情感,但朱敦儒更侧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而李清照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细腻与深刻。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重要作品,帮助读者理解该时期的文学风格与发展。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理解,适合对古典文学感兴趣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