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时间: 2025-01-26 23:30:35

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

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

青天许大,多少好风光,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

西池琼苑。

游赏人何限。

玉勒拥朱轮,各骋些、新欢旧怨。

都齐醉也,说甚是和非,我笑他,他不觉,花落春风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青天许大,多少好风光,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西池琼苑。游赏人何限。玉勒拥朱轮,各骋些新欢旧怨。都齐醉也,说甚是和非,我笑他,他不觉,花落春风晚。

白话文翻译:

昨夜的雨过后,桃花和李花即将盛开。拄着拐杖引领孩子们,大家也学着黄莺和燕子一样欢快。青天是多么宽广,有多少美好的风光,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春,竟然只是在空中让人感到迷乱。西池的琼苑,游玩的赏景的人真是无数。华丽的马车,驾着朱色的车轮,各自追逐着新的欢愉和旧的怨恨。大家都喝醉了,谈论着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我在一旁笑他,他却没有察觉,花儿在春风中慢慢凋落。

注释:

字词注释:

  • 策杖:拄杖,指用来行走的杖。
  • :趁着,跟随。
  • 琼苑:指美丽的园林。
  • 玉勒、朱轮:形容华丽的马车,玉勒指马的装饰,朱轮指红色的车轮。
  • 和非:指的是事情的对与错。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桃李开遍”暗指春天的生机,以及“随莺趁燕”则体现了生物界的和谐与自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字子华,号白石,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表达细腻的情感和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 《蓦山溪》创作于春季,作者借春雨后的景象,表现对春天的喜悦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出当时人们在繁华与淡泊之间的追求。

诗歌鉴赏:

《蓦山溪》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词作。诗人在夜雨过后描绘出了一幅桃李盛开的美丽画面,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开篇一句“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儿童的嬉戏与莺燕的飞舞,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展现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开始反思这一切的短暂与虚无,“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这句揭示了人生的无常,春天的美好虽令人陶醉,但也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奈。最后部分的“都齐醉也,说甚是和非,我笑他,他不觉,花落春风晚”,进一步表明了人们在欢愉中对于对错的无所谓,反映出一种洒脱与豁达的生活态度。

整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夜来雨过,桃李将开遍:描写春雨过后,桃花和李花即将盛开的美景。
  2. 策杖引儿童,也学人随莺趁燕:描写老人与孩子们在春天的欢快场景,象征着生生不息。
  3. 青天许大,多少好风光:青天广阔,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美好。
  4. 一岁去,一春来,只恁空撩乱:时间无情,春天虽美却让人感到心绪纷乱。
  5. 西池琼苑。游赏人何限:描绘西池美丽的园林,游玩的人数不胜数。
  6. 玉勒拥朱轮,各骋些新欢旧怨:华丽的马车,象征着人们追逐新欢旧怨。
  7. 都齐醉也,说甚是和非:大家都喝醉了,不再计较对错。
  8. 我笑他,他不觉,花落春风晚:我在一旁笑他,他却未察觉,花儿在春风中渐渐凋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勒拥朱轮”,用华丽的马车比喻人们的生活。
  • 拟人:如“花落春风晚”,赋予花儿生命情感。
  • 对仗:如“新欢旧怨”,形成鲜明对比,增强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反映了生命的短暂与对快乐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诗人在欢愉中感受到的无奈与洒脱,使得整首词具有深刻的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李:象征着青春和美好,春天的代表。
  • 儿童:象征着纯真与快乐。
  • 青天:象征着广阔与美好。
  • 琼苑:象征着人间的乐园与繁华。
  • 春风: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桃李”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青春与美好
    C. 无常

  2. 诗人通过“策杖引儿童”想表达什么? A. 老人与儿童的关系
    B. 孩子的顽皮
    C. 自然的美好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赞美
    B. 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C. 对酒的赞美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诗词对比: 朱敦儒的《蓦山溪》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描绘了春天的美丽,但朱敦儒更侧重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表达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珍惜。两者在风格上截然不同,一是哲理深邃,一是情感细腻。

参考资料:

  1. 《宋词鉴赏辞典》
  2. 《古典诗词解析与赏析》
  3. 《朱敦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