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时间: 2025-01-26 04:34: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
作者: 张说 〔唐代〕
别馆芳菲上苑东,
飞花澹荡御筵红。
城临渭水天河静,
阙对南山雨露通。
绕殿流莺凡几树,
当蹊乱蝶许多丛。
春园既醉心和乐,
共识皇恩造化同。
白话文翻译:
春日时节,宫殿边的花草正盛开,
飞舞的花瓣轻轻飘荡在华丽的宴席上。
城池临近渭水,天空与河流都显得宁静,
宫阙对着南山,雨露滋润着大地。
绕着殿堂的黄莺,不知在多少树上鸣唱,
成群的蝴蝶在花丛中嬉戏飞舞。
春园中大家都陶醉于欢快和乐,
共同感受到皇帝的恩泽与大自然的造化。
注释:
- 芳菲:指花草繁盛,香气四溢。
- 御筵:指皇帝的宴席。
- 渭水:指渭河,流经陕西省,是中国著名的河流之一。
- 阙:古代宫殿的门楼。
- 流莺:指黄莺,常与春天的景色相伴。
- 乱蝶:指成群飞舞的蝴蝶,形容生动的春天景象。
- 春园:春天的花园,象征生机与欢乐。
- 皇恩:指皇帝的恩惠。
典故解析:
这首诗结合了春天的自然景象与皇帝的威仪,展现了春日的美好与和谐。诗中提到的“阙对南山”,暗示了皇宫的壮丽与自然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约公元665年-730年),字仲明,号山人,唐代诗人,曾任宰相,诗风清丽,擅长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日,正值朝廷举行春游活动,张说奉命作诗以应制,表达对春日美景的赞美及对皇帝恩德的感激。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展现了皇宫与自然景观的和谐。诗的开头以“别馆芳菲”入手,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飞花飘荡于皇帝的宴席之上,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美好。城临渭水,山对雨露,描绘了宁静的自然环境。
诗中“绕殿流莺凡几树”的意象,展现了春天气息与生机,鸟儿在树上鸣唱,蝴蝶在花丛中翩舞,表现了自然的繁荣与活力。最后两句“春园既醉心和乐,共识皇恩造化同”,表达了人们在春天的欢愉与对皇帝恩泽的感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整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生动的描绘了春日的景色和人们在其中的欢愉,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别馆芳菲上苑东”:描写春天的花草在宫苑东边盛开。
- “飞花澹荡御筵红”:花瓣随风飘荡,落在皇帝的宴席上。
- “城临渭水天河静”:描写城池靠近渭水,天空与河流都显得宁静。
- “阙对南山雨露通”:宫阙对着南山,雨露滋润着大地,象征着丰收与富饶。
- “绕殿流莺凡几树”:黄莺在宫殿周围的树上鸣唱,生动活泼。
- “当蹊乱蝶许多丛”:蝴蝶在花丛中飞舞,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春园既醉心和乐”:春园里人们沉醉于欢快与乐趣中。
- “共识皇恩造化同”:大家共同领悟到皇帝的恩泽与自然的馈赠。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飞花澹荡”与“御筵红”,形成了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春天的景色与皇帝的恩泽结合,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主题围绕春天的美好与皇帝的恩德,表现了人们在春日里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感恩。
意象分析: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花草:代表生命力与美好。
- 鸟与蝶:象征自由与欢乐。
- 皇宫:象征权威与尊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别馆芳菲上苑东”意指什么?
- A. 春天的花草盛开
- B. 皇帝的御筵
- C. 宁静的湖水
-
“阙对南山雨露通”中的“阙”指代什么?
- A. 山
- B. 宫殿
- C. 河流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与《奉和圣制春日幸望春宫应制》都是描写春日的作品,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而后者则融合了社会背景与皇权的象征,展现了更宏大的视角。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