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其九》

时间: 2025-01-26 23:44:02

斫鱼作鲊。

酒面打开香可榨。

相唤同来。

草草杯盘饮几杯。

人生虚假。

昨日梅花今日谢。

不醉何为。

从古英雄总是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斫鱼作鲊。酒面打开香可榨。相唤同来。草草杯盘饮几杯。人生虚假。昨日梅花今日谢。不醉何为。从古英雄总是痴。

白话文翻译:

将鱼切成片做成鱼酱,酒面上打开香气可供榨取。大家互相呼唤,一起赶来,匆匆忙忙地饮几杯。人生实在虚幻,昨日的梅花今天已经凋谢。不醉又何必呢?从古至今,英雄都是痴情之人。

注释:

  • 斫鱼作鲊:斫,切割;鲊,鱼酱。即将鱼切成片做成鱼酱。
  • 酒面打开香可榨:酒面,酒的表面;打开香可榨,指酒的香气被释放出来,可以尽情享用。
  • 相唤同来:互相呼唤,邀请朋友一同前来。
  • 草草杯盘饮几杯:草草,匆忙的样子;杯盘,指饮酒用的器具;饮几杯,喝几杯酒。
  • 人生虚假:人生是虚幻而不真实的。
  • 昨日梅花今日谢:梅花,象征美好事物;今日谢,指美好的东西终究会凋谢。
  • 不醉何为:不醉又有什么意义呢?
  • 从古英雄总是痴:古代的英雄人物往往是痴情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敦儒(约1150年-1210年),字仲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词人、诗人。他以词风清新、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描写爱情与人生的哲理。朱敦儒在诗词中融合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作为朱敦儒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风气与人们的情感诉求。在一个充满变革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饮酒作乐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虚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饮酒作乐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斫鱼作鲊”引入,既描绘了饮酒的欢愉场景,又暗示了享受生活的方式。随后,诗人通过“相唤同来”和“草草杯盘饮几杯”展现了朋友间的亲密关系,酒桌上的欢聚不仅是饮酒,更是对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然而,诗人并未止步于此,他在“人生虚假”和“昨日梅花今日谢”中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短暂。梅花的凋谢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使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最后一句“从古英雄总是痴”更是升华了主题,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认同与同情,英雄虽伟大,但同样面临情感的困扰与无奈。

整首诗在欢愉与忧伤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洞察,既有对当下生活的享受,也有对未来无常的警觉,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斫鱼作鲊:开篇直接进入主题,描绘一种生活的情趣,强调对美食的享受。
  2. 酒面打开香可榨:描绘酒的香气,营造出一种欢愉的氛围。
  3. 相唤同来:强调社交的重要性,朋友间的相聚是生活的乐趣。
  4. 草草杯盘饮几杯:表现出一种随意与洒脱,反映了对生活的态度。
  5. 人生虚假:引入人生哲理,揭示生活的无常。
  6. 昨日梅花今日谢:通过自然的变化暗示人生的短暂与美好事物的逝去。
  7. 不醉何为:强调享乐的必要性,面对人生的虚幻,饮酒成为一种解脱方式。
  8. 从古英雄总是痴:总结整首诗,指出英雄人物也难逃情感的纠葛,增加了诗的厚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昨日梅花今日谢”,用梅花的凋谢比喻人生的无常。
  • 对仗:前后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梅花作为美好事物的象征,突出人生的短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饮酒作乐的外在场景,引申出对人生虚幻与短暂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友谊的珍视,同时也表现了对英雄人物情感纠葛的同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的享受与生活的乐趣。
  • :象征欢乐与生活的享受,亦可作为逃避现实的手段。
  • 梅花:象征美好与脆弱,反映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斫鱼作鲊”,这句的意思是: A. 切鱼做成酱
    B. 用鱼做汤
    C. 吃生鱼片
    D. 烤鱼

  2. “昨日梅花今日谢”中的“梅花”象征着: A. 春天的来临
    B. 美好事物的短暂
    C. 友谊的深厚
    D. 忍耐与坚强

  3. 诗中提到“从古英雄总是痴”,这句话的意思是: A. 英雄都是愚蠢的
    B. 英雄总是充满激情与执着
    C. 英雄没有情感
    D. 英雄都很聪明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探讨酒与人生的关系。
  • 苏轼《水调歌头》: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朱敦儒《减字木兰花》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朱敦儒的作品更侧重于对人生虚幻的感慨与饮酒作乐的态度,而辛弃疾则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二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朱敦儒作品集
  • 《宋代文学与文化研究》
  • 相关古诗词的解析书籍与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