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农门度孙家岭过下天井序之寓斋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3:32:55

人语堕木末,雉窜起箖箊。

秋草没樵磴,积水生沮洳。

意行出丛薄,芳气动衣裾。

回首辨来径,高与铜井俱。

丘亭辟门户,官道交槐榆。

此间地稍洼,方池碧萦纡。

盆盎委废圃,华表森路隅。

甃井石阑净,窣地秋阴铺。

款款入深巷,乃造幽人庐。

小团一瓯熟,炉烟散庭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人语堕木末,雉窜起箖箊。
秋草没樵磴,积水生沮洳。
意行出丛薄,芳气动衣裾。
回首辨来径,高与铜井俱。
丘亭辟门户,官道交槐榆。
此间地稍洼,方池碧萦纡。
盆盎委废圃,华表森路隅。
甃井石阑净,窣地秋阴铺。
款款入深巷,乃造幽人庐。
小团一瓯熟,炉烟散庭除。

白话文翻译:

在树梢上有人在交谈,山中的雉鸡因惊恐而飞走。
秋天的草已经没过了樵夫的小路,积水在地面上形成了沮洳的水洼。
我在丛林中行走,花香飘荡,轻拂我的衣裳。
回头辨认来时的路,高低与铜井相同。
小丘亭子开了个门户,官道旁的槐树和榆树交错生长。
这里的土地略显低洼,方形的池塘碧水环绕。
花盆和盆景被遗弃在废弃的园圃中,华表矗立在路的角落。
石砌的井边干净整洁,秋天的阴影在地上铺展。
缓缓走入深巷,来到幽静的人的庐舍。
一小团米饭已经熟了,炉烟在庭院中袅袅飘散。

注释:

  • 樵磴:指砍柴的小路。
  • 沮洳:指水洼和泥泞的状态。
  • 款款:形容缓慢而从容的步伐。
  • 华表:古代用于标记方位和祭祀的柱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玉瑑(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

创作背景:

诗作创作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可能是在一次游览乡村的过程中所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秋天的景色,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田园画卷。开篇通过“人语堕木末”和“雉窜起箖箊”勾勒出一个充满生机的自然环境,声音和动作交织,给人一种立体的感觉。接着,诗人描写了秋草和积水,表达了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和对自然景致的深切感受。中间部分“意行出丛薄,芳气动衣裾”则表现了诗人渴望走出繁杂,探寻清新自然的心境。

而“丘亭辟门户,官道交槐榆”则描绘出乡村生活的安宁与和谐,简朴而雅致,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最后几句则将视线引向了诗人自己的居所,简朴却充满温馨,体现了诗人对静谧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非常细腻,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与自我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人语堕木末:树梢上有人在交谈,给人一种生活气息。
  2. 雉窜起箖箊:山中的雉鸡因为惊吓而飞走,表现出自然的活力。
  3. 秋草没樵磴:秋天的草已经没过了小路,显示出季节的变化。
  4. 积水生沮洳:水洼的出现,暗示了土地的湿润与丰饶。
  5. 意行出丛薄:在丛林中漫步,心中渴望与自然亲密接触。
  6. 芳气动衣裾:花香轻拂衣裳,增添了诗的感性美。
  7. 回首辨来径:回头看去,确认来时的路,象征着对过去的反思。
  8. 高与铜井俱:通过对比,强调了环境的自然与宁静。
  9. 丘亭辟门户:亭子开设了门户,给人一种开放与欢迎的感觉。
  10. 官道交槐榆:官道旁的树木交错,描绘了一幅安静的乡村景象。
  11. 此间地稍洼:土地低洼,体现出自然的多样性。
  12. 方池碧萦纡:池塘碧水环绕,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13. 盆盎委废圃:遗弃的花盆,暗示出人迹罕至的静谧。
  14. 华表森路隅:华表矗立在角落,增添了古典韵味。
  15. 甃井石阑净:井边干净整洁,显示出自然的清新。
  16. 款款入深巷:缓缓走入深巷,表现出闲适的生活态度。
  17. 乃造幽人庐:来到宁静的居所,体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18. 小团一瓯熟:米饭熟了,象征着温暖的家庭生活。
  19. 炉烟散庭除:炉烟袅袅,营造了温馨的氛围。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高与铜井俱”对比自然与人造景物的和谐。
  • 拟人:花香“动衣裾”,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意象:使用“秋草”、“积水”等意象,生动地构造出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乡村宁静生活的热爱,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状态,体现了诗人追求清新自然、安逸生活的心态。

意象分析:

  • 秋草:象征着丰饶与季节的转变。
  • 雉鸡:代表自然的生动与灵动。
  • 方池:象征着宁静与和谐的生活环境。
  • 炉烟:温暖与家的象征,体现出家庭的温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秋草没樵磴”中的“樵磴”指的是什么?

    • A. 砍柴的小路
    • B. 田地
    • C. 水渠
    • D. 山顶
  2. “意行出丛薄”主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 A. 迷茫
    • B. 渴望自然
    • C. 忧伤
    • D. 忙碌
  3. 诗中所描绘的环境主要是:

    • A. 城市
    • B. 乡村
    • C. 山林
    • D. 海边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环境,表达了隐逸的生活态度,体现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两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上有着相似之处,均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选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人语堕木末,雉窜起箖箊。下一句是什么

秋草没樵磴,积水生沮洳。上一句是什么

秋草没樵磴,积水生沮洳。下一句是什么

意行出丛薄,芳气动衣裾。上一句是什么

意行出丛薄,芳气动衣裾。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辨来径,高与铜井俱。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辨来径,高与铜井俱。下一句是什么

丘亭辟门户,官道交槐榆。上一句是什么

丘亭辟门户,官道交槐榆。下一句是什么

此间地稍洼,方池碧萦纡。上一句是什么

此间地稍洼,方池碧萦纡。下一句是什么

盆盎委废圃,华表森路隅。上一句是什么

盆盎委废圃,华表森路隅。下一句是什么

甃井石阑净,窣地秋阴铺。上一句是什么

甃井石阑净,窣地秋阴铺。下一句是什么

款款入深巷,乃造幽人庐。上一句是什么

款款入深巷,乃造幽人庐。下一句是什么

小团一瓯熟,炉烟散庭除。上一句是什么

人语堕木末,下一句是什么

雉窜起箖箊。上一句是什么

雉窜起箖箊。下一句是什么

秋草没樵磴,上一句是什么

秋草没樵磴,下一句是什么

积水生沮洳。上一句是什么

积水生沮洳。下一句是什么

意行出丛薄,上一句是什么

意行出丛薄,下一句是什么

芳气动衣裾。上一句是什么

芳气动衣裾。下一句是什么

回首辨来径,上一句是什么

回首辨来径,下一句是什么

高与铜井俱。上一句是什么

高与铜井俱。下一句是什么

丘亭辟门户,上一句是什么

丘亭辟门户,下一句是什么

官道交槐榆。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