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蓟门》
时间: 2025-01-10 22:14:2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蓟门
作者:祖咏 〔唐代〕
燕台一望客心惊,
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
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
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
论功还欲请长缨。
白话文翻译
在燕台远望,心中不禁惊慌,
笳声和鼓声喧闹,汉军的营地在前。
万里寒光照耀下,像是积雪般的光辉,
三边的曙色映照着高高的旌旗。
沙场的烽火侵染了胡人月亮的影子,
海边的云山环绕着蓟城。
我虽年少时不是投笔入仕之人,
但如今仍想凭功请缨归朝。
注释
- 燕台:今北京地区,古代边塞重镇。
- 笳鼓:古代乐器,常用于军队的号令和士气激励。
- 汉将:指汉朝的将领。
- 万里寒光:形容寒冷的光芒,暗指北方的严寒。
- 三边:古代指边疆地区,通常指北方和西北的边境。
- 烽火:指战争的信号,烽火台用来传递战事消息。
- 请长缨:比喻请求升官,长缨指长长的缨带,象征官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祖咏,唐代诗人,以边塞诗闻名,诗风豪放,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边疆风光和士兵的豪情。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境战事频繁之际,诗人身处燕台,目睹战事的紧张与士兵的壮志,因而写下此诗。
诗歌鉴赏
《望蓟门》是一首描绘边疆战事的诗作,通过对燕台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军事征途的渴望。诗的开头“燕台一望客心惊”,以“心惊”二字直接传达出诗人对战事的惊慌和紧张。接着“笳鼓喧喧汉将营”,笳声和鼓声的喧闹感,进一步烘托出战争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战事的迫切和紧张。
在意象上,诗中“万里寒光生积雪”展现了北方的严寒与辽阔,给人以冷峻的视觉感受,同时也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无情。“三边曙色动危旌”,描绘出边疆将士的英勇与坚守,曙色暗示着希望与光明,尽管身处战火之中,士兵依然坚定。
最后两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表达了诗人虽非官员,但心中对功名的渴望,以及对国家的奉献心志。这种情感让整首诗充满了豪情与壮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燕台一望客心惊:远望燕台,心中惊慌,暗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
- 笳鼓喧喧汉将营:战场的笳声和鼓声,显示了战争的紧迫感。
- 万里寒光生积雪:描绘出北方的寒冷,象征战争的严酷。
- 三边曙色动危旌:边疆的晨曦映照着战旗,象征着希望与勇气。
- 沙场烽火侵胡月:战争的烽火蚕食夜空中的月亮,暗示战争的残酷。
- 海畔云山拥蓟城:描绘了蓟城的壮丽和其周围的云山,显示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 少小虽非投笔吏:表达自己年轻时未曾入仕,却渴望施展才华。
- 论功还欲请长缨:希望凭借功劳获得官职和荣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万里寒光生积雪”比喻战争的残酷。
- 对仗:如“海畔云山”和“沙场烽火”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多次使用“动”、“侵”等动词,强调战争的紧迫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现了对国家、边疆局势的忧虑和对功名的渴望,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和士人对家国的责任感。
意象分析
- 燕台:象征着边塞的险恶与战事的频繁。
- 笳鼓:代表战争的号角,士兵的士气。
- 寒光:象征着冰冷的战场和残酷的战争。
- 曙色:象征希望和勇气。
- 烽火:战争的信号,传递着紧迫感。
- 长缨:象征官职与成就,展现入仕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燕台”指的是哪个地点?
- A. 长安
- B. 北京
- C. 洛阳
- D. 成都
-
诗中提到的“笳鼓”主要是用来做什么的?
- A. 吹奏音乐
- B. 军事号令
- C. 节庆庆祝
- D. 传递消息
-
诗句“少小虽非投笔吏”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职的厌倦
- B. 对功名的渴望
- C. 对乡土的留恋
- D. 对名利的淡泊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出塞》- 王昌龄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祖咏的《望蓟门》均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前者更多地渗透了对时局的忧虑,而后者则是对边疆战事的直接描绘。两者都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对荣誉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诗词研究相关期刊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