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省门吟》

时间: 2025-01-10 22:08:40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

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尚书省门吟
作者:祖咏 〔唐代〕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日暮祖侯吟一声,长安竹柏皆枯死。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日暮时分,祖侯在尚书省门前吟唱,周围的竹子和柏树都因干旱而枯死的场景,表达了对环境变化的感慨。

注释

  • 落去他:意为“掉落”或“去掉”,此处指人们的服饰。
  • 两两三三:形容人们成群结队地聚在一起。
  • 戴帽子:指古代官员的帽子,象征身份与地位。
  • 日暮:指太阳下山,意味着一天的结束,常常带有一种苍凉的情绪。
  • 祖侯:指祖咏自己,作为诗人身份的自称。
  • 长安:古代中国的都城,象征繁华与兴盛。
  • 竹柏皆枯死:竹子和柏树象征着生命力,但在这里却因为环境的恶劣而枯死,反映出社会的衰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祖咏(650年-730年),字宗明,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今陕西省,因其作品多描写边塞风光、田园景色和咏怀抒情而闻名,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安定、经济繁荣的时期。然而,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矛盾与问题,如环境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等。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枯竭,反映出对社会现状的忧虑。

诗歌鉴赏

《尚书省门吟》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富有情感的场景。日暮时分,祖侯在省门吟唱,形成了一个宁静而又略显悲凉的画面。诗中“竹柏皆枯死”一语,虽简单却深刻,传递出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无奈和忧虑。竹子和柏树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坚韧与长寿,然而在这里却枯死,体现出一种对生命的叹息。

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致描写,带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感伤。日暮象征着希望的消逝,竹柏的枯死则暗示了理想的破灭。全诗虽然短小,却饱含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了对社会及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落去他,两两三三戴帽子:描绘人们在夕阳下的聚集,营造出一种热闹的氛围。
  • 日暮祖侯吟一声:祖咏在日落时吟唱,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慨。
  • 长安竹柏皆枯死:最后一句则是对比,展现出自然的凋零,反映了人心的苍凉。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中“落去他”和“长安竹柏”形成对比,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 意象:竹子与柏树的意象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消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
  • 拟人:通过“吟”字,赋予诗人情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环境的变化,反映出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失落,暗含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对未来的迷茫,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坚韧,常与文人雅士联系在一起。
  • :象征长寿与坚固,寓意长久与稳定。
  • 日暮:象征一天的结束,引发对生命短暂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竹柏皆枯死”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2. 祖咏在诗中吟唱的时间是?

    • a) 早晨
    • b) 中午
    • c) 日暮
  3. 诗中提到的“戴帽子”指代的是?

    • a) 书生
    • b) 官员
    • c) 平民

答案:

  1. b) 悲伤
  2. c) 日暮
  3. b) 官员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祖咏《尚书省门吟》王之涣《登鹳雀楼》: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祖咏更注重对社会现象的反思,而王之涣则更加乐观地展现了壮丽的山河。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相关的学术论文和研究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