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1-27 03:21:31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十二首 其一
作者: 李慈铭

一枕宿酲莺唤觉,起来扶病闲行。
游丝栏外午风轻。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
三十馀年如梦里,春来春去多情。
夕阳又傍短墙阴。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

白话文翻译:

一觉醒来,醉意尚存,黄莺在窗外啼叫。
我缓慢起身,扶着身体在庭院中闲逛。
午后的微风轻轻拂过,
薄薄的人影在罗衫下,恰好映衬着小桃花的明媚。
三十多年的光阴仿佛如梦般流逝,
春天来了又去,情感依旧缠绵。
夕阳再次映照在短墙的阴影里,
墙那边花缺的地方,隐约传来卷帘的声响。

注释:

  • 宿酲:宿醉的意思,形容刚睡醒时醉意未消。
  • 扶病:因身体不适而缓慢行走。
  • 游丝:形容细如丝的柳絮或花瓣,轻盈飘动。
  • 罗衫:轻薄的衣服,通常用来描绘女子的服装。
  • 小桃明:指小桃花绽放得鲜艳明亮。
  • 夕阳:傍晚的阳光,代表时光流逝。
  • 卷帘声:指有人卷起窗帘的声音,可能暗示他人活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字文杰,号清江,清代诗人。李慈铭的诗风常常流露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善于运用清新自然的意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创作背景:

《临江仙》系列诗作多描绘作者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此首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之际,作者借诗表达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生活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感受。开篇以“宿酲”引入,既展现了诗人刚醒时的迷糊状态,也暗示了生活中的惬意与醉意。接着,诗人描绘了庭院中轻柔的午风,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闲的意境。诗中的“小桃”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生命力量的象征,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春来春去多情”一句,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三十余年的岁月如梦般虚幻,流转的春天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最后两句则引入了隔墙的声音,在寂静中渗透出一丝生活的细腻与温情,表现了诗人对身边事物的关心与感悟。

整首诗在轻松的氛围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情感细腻丰富,展现了诗人优雅的生活态度与对时间流逝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枕宿酲莺唤觉:清晨醒来,醉意尚存,黄莺在唤醒我。
  2. 起来扶病闲行:起床后我扶着身体,慢慢走动。
  3. 游丝栏外午风轻:午后微风轻轻拂过,细丝般的柳絮在空中游动。
  4. 罗衫人影薄,偏傍小桃明:薄薄的衣衫映衬着小桃花的明亮影子。
  5. 三十馀年如梦里:三十多年的光阴如梦般流逝。
  6. 春来春去多情:春天来了又去,情感依旧缠绵不绝。
  7. 夕阳又傍短墙阴:夕阳再次映照在短墙的阴影里。
  8. 隔墙花缺处,微有卷帘声:墙那边花缺的地方,隐约传来卷帘声。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宿酲”形象比喻醉意,表现出一种恍惚的状态。
  • 拟人:黄莺“唤觉”使得自然景物有了生命,增添了生动感。
  • 对仗:如“春来春去”,展示了时光的循环与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的细节与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以及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体悟,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莺:象征春天的到来,生机与希望。
  • 罗衫:代表轻盈与优雅,暗示生活的闲适。
  • 桃花:象征生命的繁荣与美好,春天的花朵常常代表爱情与生命的力量。
  • 夕阳: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带有淡淡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宿酲”是什么意思?

    • A. 醉意
    • B. 疲惫
    • C. 清醒
    • D. 快乐
  2. “三十馀年如梦里”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 A. 对生活的满足
    • B. 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 C. 对未来的期待
    • D. 对爱情的渴望
  3. 诗中提到的“游丝”指的是什么?

    • A. 风
    • B. 柳絮
    • C. 花瓣
    • D. 细雨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静夜思》(李白)与《临江仙》在情感表达上均有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而李慈铭则通过自然景象展现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受,具有更强的生活气息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李慈铭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