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重山》

时间: 2025-01-27 04:10:57

愿送人行扇早歇。

征车门乍到,又心怯。

关河万马旧曾阅。

从未见,这凄恻情节。

截得寸肠绝。

盈腔心似火,顿成雪。

今生要见怕虚说。

真舍得,台上昨宵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重山
作者: 张祥龄 〔清代〕
愿送人行扇早歇。征车门乍到,又心怯。关河万马旧曾阅。从未见,这凄恻情节。截得寸肠绝。盈腔心似火,顿成雪。今生要见怕虚说。真舍得,台上昨宵月。

白话文翻译

愿意送你走,扇子早已停歇。征途刚到,心中却又感到怯懦。往日曾见关河万马的壮观,然而这样的凄凉情景却从未见过。内心的痛苦犹如被截断的肠子。心中满腔的火焰,瞬间化为冰雪。今生若再相见,恐怕只是空谈。真心舍不得,昨夜的月亮还在台上挂着。

注释

  • :指手中的扇子,象征着送别的情景。
  • 征车:指旅途的车马,象征着离别。
  • 关河万马:形容壮丽的景象,表示曾经的经历。
  • 凄恻:形容悲伤和凄凉的情感。
  • 寸肠绝:形容内心极度痛苦。
  • 盈腔心似火:形容内心的激情和愤怒。
  • 顿成雪:比喻热情转瞬即逝,化为冰冷的状态。
  • 虚说:空洞的言语,不切实际的承诺。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关河万马”可看作是对古代战争场面的回忆,借此对比出眼前的情感孤独与失落。此类描写常见于古代诗词,反映出诗人对往日辉煌的思念与如今的凄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祥龄,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之时,诗人可能经历了离别与思念之苦,因而将其情感寄托于此诗中,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小重山》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离别的复杂心情。开头“愿送人行扇早歇”,通过扇子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即将离别的哀伤气氛。紧接着,诗人以“征车门乍到,又心怯”表达了内心的矛盾与恐惧,显示出他对离别的无奈与不舍。随后,诗人回忆起过去的壮丽场景,“关河万马旧曾阅”的对比,更加突显了眼前的凄凉。

“截得寸肠绝”是诗中最为动人的句子,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令人感同身受。而“盈腔心似火,顿成雪”,则生动地描绘了情感的瞬间变化,热情在离别时化为冷漠,显示了人心的脆弱与无奈。结尾“今生要见怕虚说,真舍得,台上昨宵月”,表露出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对过往的留恋,诗人在离别中反思,留下了无尽的思绪。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愿送人行扇早歇: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扇子象征着送别的情感。
    • 征车门乍到,又心怯:说明离别的突然让人心生怯懦。
    • 关河万马旧曾阅:回忆往日的壮观,形成鲜明对比。
    • 从未见,这凄恻情节:强调当下的凄凉情感。
    • 截得寸肠绝:表达了极度的痛苦。
    • 盈腔心似火,顿成雪: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变化。
    • 今生要见怕虚说:对未来重逢的担忧和期待。
    • 真舍得,台上昨宵月:感慨不舍,留下对往昔的思念。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火”和“雪”来描绘情感的变化,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扇子、征车、关河等意象交织,增强诗歌的画面感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离别的痛苦、对往日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挚且深沉。

意象分析

  • 扇子:象征着送别与思念。
  • 征车:代表着旅途与离别的无奈。
  • 关河万马:象征着往日的壮丽与辉煌,形成对比。
  • 火与雪:分别象征热情与冷漠,揭示内心情感的变化。
  • 月亮:象征着思念与美好回忆,增添诗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征车门乍到”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喜悦
    B. 怯懦
    C. 失落
    D. 兴奋

  2. “盈腔心似火,顿成雪”用来比喻什么?
    A. 热情与冷漠
    B. 明亮与黑暗
    C. 快乐与悲伤
    D. 生命与死亡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 张祥龄的《小重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离别的哀伤,但前者更多地呈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后者则侧重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两首诗在情感深度和意象运用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结构与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