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庙望岳》
时间: 2025-01-10 22:30:2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华阴庙望岳
作者: 王世锦 〔清代〕
高阁巍峨少皞宫,
仰瞻咫尺逼苍穹。
莲开玉井云收白,
掌拓天门日映红。
突兀三峰凌斗极,
浑沦一气满关中。
攀援自有钩梯在,
骨乏希夷漫御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华阴庙的壮丽景色。高耸的阁楼如同宫殿,仰望时仿佛触及天空。莲花盛开在玉井之中,白云聚集在空中。阳光映照着天门,显得格外红艳。三座高峰突兀而立,气势如虹,仿佛将整个关中地区的气息都包容其中。攀登时有钩梯相助,但身体却感到疲惫,似乎只能随风漫游。
注释:
- 高阁:高耸的楼阁,象征着高远的志向和视野。
- 皞宫:明亮的宫殿,形容景色的壮丽。
- 咫尺:形容距离非常近,诗中指仰望的感觉。
- 莲开玉井: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象,象征着清净和高雅。
- 天门:指山的入口或某种象征的空间,寓意通往更高境界。
- 突兀三峰:形容山峰的高耸和壮观。
- 钩梯:比喻帮助攀登的手段。
- 希夷:形容轻松自在的状态。
典故解析:
“华阴”指的是华山,古代文人常常以华山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华山有“五岳之首”的美誉,象征着坚毅与高远。此诗中,作者通过描绘华山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世锦,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王世锦游览华山之际,受到自然壮丽景色的启发,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诗歌鉴赏:
《华阴庙望岳》是一首以华山为题材的古诗,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高阁、莲花、峰峦等意象交织,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诗人在高阁中仰望苍穹,表现出一种胸怀壮志的豪情。通过“莲开玉井,云收白”这样细腻的描写,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诗的后半部分,突出的三峰与氤氲的气氛,传达出一种浑然一体的感觉,仿佛人和自然融为一体,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再加上最后两句“攀援自有钩梯在,骨乏希夷漫御风”,则流露出一种无奈与疲惫,尽管有助力,但人生的旅途依然艰难。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整首诗既有壮阔的气势,也有深沉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阁巍峨少皞宫:高阁巍峨,像是少数的皓月宫殿,展现出一种宏伟的建筑。
- 仰瞻咫尺逼苍穹:仰望近在咫尺的天空,表现出一种对广阔宇宙的渴望。
- 莲开玉井云收白:莲花在玉井中盛开,白云收拢,意象美丽而安静。
- 掌拓天门日映红:手掌推开天门,日光映红,象征希望与光明。
- 突兀三峰凌斗极:三座高峰直插云霄,展现出自然的雄伟。
- 浑沦一气满关中:一气呵成,整个关中都被壮丽的景色覆盖。
- 攀援自有钩梯在:攀登时,有钩梯帮助,象征着支持和助力。
- 骨乏希夷漫御风:身体疲惫,漫无目的地随风而行,表达了对人生艰辛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高阁比作皓宫,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意象。
- 对仗:如“莲开玉井,云收白”,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掌拓天门”,赋予了动作以人的特征,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华山的壮丽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敬仰、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面对的疲惫和无奈。诗人在自然中反思人生,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及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阁: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
- 莲:代表纯洁、美好和清雅。
- 三峰:象征着人生的高峰与挑战。
- 钩梯:象征助力与支持,暗示人生的帮助和引导。
- 风:象征无常与变化,反映出人生的艰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莲开玉井”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和谐美
- B. 人生的艰辛
- C. 个人的追求
- D. 无常的变化
-
填空题: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对__的追求以及在追求中面临的__。
-
判断题:诗中的“高阁”仅仅是建筑的描述。(对/错)
答案:
- A
- 自然、美好;疲惫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与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望岳》: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对高山的敬仰,情感更加激昂,展现出诗人对壮丽山川的崇敬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古诗鉴赏辞典》
- 《山水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