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

时间: 2025-01-11 23:35:38

篱畔红梅香透。

又是赏春时候。

不见咏诗人,辜负艳阳清昼。

僝僽。

僝僽。

病骨畏寒花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篱畔红梅香透。又是赏春时候。不见咏诗人,辜负艳阳清昼。僝僽。僝僽。病骨畏寒花瘦。

白话文翻译

在篱笆旁,红梅的香气已悄然飘散,春天又到了赏花的时节。然而我却看不到吟咏诗人的身影,真是辜负了这艳阳高照的清丽白昼。叹息,叹息,病弱的身体畏惧寒冷,花儿也显得瘦弱。

注释

  • 篱畔:篱笆旁边。
  • 香透:香气透出,飘散。
  • 赏春:欣赏春天的美景。
  • 咏诗人:吟咏作诗的人。
  • 辜负:辜负、错过。
  • 艳阳:艳丽的阳光。
  • 清昼:清朗的白天。
  • 僝僽:叹息声,表示无奈或忧伤。
  • 病骨:指身体虚弱。
  • 畏寒:害怕寒冷。
  • 花瘦:花儿显得瘦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叶俊杰,清代诗人,生平以及详细背景资料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生命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时节,正值红梅盛开之际,诗人因身体羸弱未能尽情享受春日的美好,表现出春天的欢愉与个人健康状态的对立。

诗歌鉴赏

《如梦令》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失落。开篇的“篱畔红梅香透”描绘出春天的气息,红梅的香气引人入胜,令人神往。然而,接下来的“又是赏春时候”却暗含一种无奈,诗人虽渴望享受春日的美好,却因身体原因无法参与其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咏诗人”一词不仅是对诗人身份的自我反省,也反映出诗人在生理上的无能为力与精神上的渴望。在“辜负艳阳清昼”中,诗人感叹自己未能与春天的美好相伴,似乎在责备自己与春天的错过。

最后的“病骨畏寒花瘦”则将诗人的身体状况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病痛使他无法尽情享受春光,花儿的瘦弱似乎也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脆弱与无奈。这首词在春日的欢愉与个人的病痛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篱畔红梅香透”:描写篱笆旁的红梅花,香气四溢。
  2. “又是赏春时候”:春天又来临了,适合赏花。
  3. “不见咏诗人”:诗人未能出现在美好的春日中。
  4. “辜负艳阳清昼”:感叹自己未能享受明媚的阳光。
  5. “僝僽”:叹息,表现诗人的无奈与忧伤。
  6. “病骨畏寒花瘦”:病弱的身体使得诗人对寒冷感到恐惧,花儿也因此显得无生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的状态与自身的感受相联系,隐喻生命的脆弱。
  • 对仗:前后句的对称,如“艳阳清昼”与“病骨畏寒”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自身病痛的无奈,揭示了人世间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红梅: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艳阳:象征美好时光与希望。
  • 病骨:象征诗人的身体虚弱与无奈。
  • 花瘦:象征生命的脆弱与易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 A. 牡丹
    • B. 红梅
    • C. 桃花
  2. 诗人对于春天的感受是?

    • A. 幸福
    • B. 失落
    • C. 无所谓

答案

  1. B. 红梅
  2.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宋代陆游的《游山西村》
  • 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比较叶俊杰的《如梦令》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皆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感受,但叶俊杰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维则注重环境描写与诗境的营造。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