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 其十》
时间: 2025-01-22 02:26: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忆江南 其十
作者: 沈宜修 〔明代〕
湖上雨,丝缕望朦胧。
几度花催春梦晓,
数声鸟唤画船濛。
芳径洒流风。
瑶草碧,望里失山峰。
袅袅飘来沾袂湿,
霏霏散去沐枝浓。
回首暮云重。
白话文翻译:
在湖面上细雨纷飞,仿佛看见一片朦胧的景象。几次春花盛开,催醒了梦中的春晓;几声鸟鸣,唤醒了那在烟雾中飘荡的画船。芳香的小径上,轻风洒落。瑶草碧绿,远望之处山峰隐没在云雾中。轻烟袅袅而来,湿润了衣袖;细雨霏霏而去,沐浴着浓郁的树枝。回头望去,暮色中的云层显得更加沉重。
注释:
- 丝缕: 形容细雨如丝般轻柔。
- 催春梦晓: 春花的盛开唤醒了梦中的春日清晨。
- 画船: 指装饰精美的小船,象征着悠闲的生活。
- 芳径: 形容芬芳的小路。
- 瑶草碧: 瑶草指美丽而珍贵的草,碧绿的颜色。
- 袅袅飘来沾袂湿: 轻烟缭绕,沾湿了衣袖。
- 霏霏: 形容细小的雨点。
- 暮云重: 指傍晚的云层厚重,带有忧郁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宜修,明代诗人,擅长写江南风光,诗风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创作背景:
《忆江南》系列诗作是沈宜修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怀念,这一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使得他的诗作充满了对故乡的思恋与自然的敬仰。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十》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江南雨后迷蒙的美景。诗中开篇以“湖上雨,丝缕望朦胧”引入,细雨轻柔如丝,营造出一种朦胧而梦幻的氛围。接着,通过“几度花催春梦晓,数声鸟唤画船濛”的描写,诗人将春天的生机与温柔的鸟鸣结合起来,唤醒了春日的情感。这种温暖而美好的画面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也让人忍不住追忆曾经的美好时光。
“芳径洒流风,瑶草碧,望里失山峰”则进一步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芳香的小路、碧绿的草地和隐没在云雾中的山峰,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春日图。最后两句“袅袅飘来沾袂湿,霏霏散去沐枝浓”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细雨轻轻洒落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柔的氛围,仿佛可以感受到雨水带来的清新和湿润。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与清新的意象,表达了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湖上雨,丝缕望朦胧:细雨如丝,湖面氤氲,呈现出一种朦胧的美感。
- 几度花催春梦晓:春花数次盛开,唤醒了梦中的春天,暗示着春天的短暂与珍贵。
- 数声鸟唤画船濛:几声鸟鸣,打破了宁静,唤醒了那在雾霭中漂浮的小船,表现出对生活的向往。
- 芳径洒流风:芳香的小路上,轻风拂过,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瑶草碧,望里失山峰:美丽的草地,远处的山峰在雾中渐渐消失,营造出一种神秘感。
- 袅袅飘来沾袂湿:轻烟飘来,沾湿了衣袖,表现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 霏霏散去沐枝浓:细雨渐渐散去,树枝被雨水滋润,展现出一种生机。
- 回首暮云重:回头望去,暮色沉重,表露出一丝忧郁与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 “丝缕”比喻雨丝轻柔,营造出细腻的意境。
- 拟人: “数声鸟唤”赋予鸟类以人性,表达对自然的亲近。
- 对仗: 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描绘了江南春日的迷人景色,表达了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热爱与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细腻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 象征着宁静与恬淡。
- 雨: 代表着生机与滋润,同时也带来思绪的潮湿。
- 鸟: 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活力。
- 花: 代表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山峰: 象征着高远与不可及,表现出对理想的追求。
- 云: 代表着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几度花催春梦晓”意思是:
A. 花开得很快
B. 春花唤醒梦中的春天
C. 春天很短暂 -
“瑶草碧,望里失山峰”中“瑶草”指的是:
A. 普通的草
B. 美丽的草
C. 荒草 -
诗中“袅袅飘来沾袂湿”所表达的情景是:
A. 风吹过来
B. 雨水洒落
C. 云飘过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by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侧重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动感,而沈宜修的《忆江南 其十》则更注重细腻的景色描写和情感的流露。
- 《春江花月夜》通过对月色和江水的描写,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与沈宜修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江南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