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丹不可成,安期渺云海。
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
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
白话文翻译:
金丹是无法炼成的,安期在遥远的云海之中。
谁说黄门的妻子,至道其实就在身边。
尸解的法门终究未能传承,化去之后只留下空虚的悔恨。
即使金丹炼成又有什么用,御气的本领本来就不需要依赖它。
注释:
- 金丹:指道教炼丹术所追求的长生不老的丹药。
- 安期:传说中的人物,擅长炼丹,追求长生。
- 黄门妻:指汉代黄门侍郎的妻子,常被视为贤良的象征。
- 尸解:道教术语,指通过修炼达到脱离肉体的境界,通常与长生相关。
- 御气:指控制内气的能力,常用于道教修炼中。
典故解析:
- 《山海经》:古代中国的一部奇书,包含了地理、神话、神兽等多种内容,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和文化。
- 安期生:寓意对长生的追求与渴望,但又表达出无奈与虚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词兼具豪放与细腻,具有深厚的人生哲学。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对道教思想的思考与反思时。苏轼在其一生中经历了许多起伏,常常以诗词抒发对人生和道理的感悟。
诗歌鉴赏:
苏轼的《和陶读《山海经》,并引其十》以金丹与黄门妻为引,探讨了对长生不死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首句“金丹不可成”直接表明了对道教炼丹术的怀疑,而“安期渺云海”则描绘出追求长生的渺小与无望,形成强烈的对比。接下来的“谁谓黄门妻,至道乃近在”,似乎在反驳前面的观点,暗示真正的道理其实就近在咫尺,而非虚幻的追求。
“尸解竟不传,化去空馀悔”进一步加深了对于道教修炼的透视,尸解的不可得与随之而来的悔恨,体现出苏轼对于修道的失落感与哲理思考。而最后一句“丹成亦安用,御气本无待”,则是对整个修炼过程的否定,强调了内在修养与自我控制的重要性,显示出苏轼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豁达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丹不可成:强调金丹的虚幻与难以实现的本质。
- 安期渺云海:安期生的追求遥不可及,象征着长生的渺小。
- 谁谓黄门妻:质疑外在的贤良与道理,暗示道理的实质常在身边。
- 至道乃近在:真正的道理就在生活中,而不是追求的虚幻目标。
- 尸解竟不传:反映道教修炼法门的失传与无奈。
- 化去空馀悔:修道的结果是空虚与悔恨。
- 丹成亦安用:即使成就了金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 御气本无待:内在的修养与自我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金丹的虚幻与黄门妻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
- 反问:通过反问加深对道理的思考。
- 比喻:用“云海”比喻追求的遥远与虚无。
-
主题思想:诗歌探讨了追求长生与内在修养之间的关系,强调真正的道理与修养在于日常生活中,而非虚幻的追求。
意象分析:
- 金丹:象征着道教的长生思想与追求。
- 云海:代表遥远与虚无,暗示追求的无望。
- 黄门妻:象征平凡生活中的智慧与道理。
- 尸解:代表追求超脱的幻想与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金丹”在诗中指什么?
- A. 美食
- B. 道教炼丹
- C. 金属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安期”是指?
- A. 一种植物
- B. 传说中的炼丹家
- C. 一座山
- 答案:B
-
诗歌的主旨是什么?
- A. 追求长生
- B. 内在修养的重要性
- C. 对道教的批判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诗词对比:
- 李白 vs 苏轼:李白的豪放与苏轼的豁达各具特色,李白追求的是酒与豪情,而苏轼则反思人生与道理,二者在主题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山海经注释与研究》
- 《宋代文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