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岩》

时间: 2025-04-28 17:55:50

火星岩下石凌壁,阁上相忘止一僧。

莫问人间兴废事,门前流水几前灯。

意思解释

火星岩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火星岩下石凌壁,阁上相忘止一僧。
莫问人间兴废事,门前流水几前灯。

白话文翻译:

火星岩下的石壁高耸,阁楼上只有一位和尚在静静地修行。
不要去打听世间的兴衰变迁,门前的流水旁点亮了几盏灯。

注释:

  • 火星岩:指的是一种岩石,可能是象征着高冷、孤独的环境。
  • 石凌壁:石壁高耸、陡峭,营造出一种险峻的氛围。
  • 阁上相忘止一僧:阁楼上只是一位和尚,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和淡泊。
  • 莫问人间兴废事:不要去关心世间的兴衰变迁,显示出超脱的态度。
  • 门前流水几前灯:门前的流水和灯光,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典故解析:

苏轼的诗作常常涉及道教和佛教的思想,表现出对世俗事物的淡泊态度。这里的和尚可能代表了修道者,强调了对物质世界的放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激昂,也有婉约派的细腻,是宋代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火星岩》作于苏轼晚年,身处政治风波与个人失意之际,表现了他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火星岩》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苏轼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高耸的岩石和静修的和尚,构成了一个与世无争的境地。诗人通过“莫问人间兴废事”的劝诫,表达了对世俗繁华的漠然态度,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流水与灯光的意象,则传达出一种静谧而温暖的氛围,使人心生向往。整首诗在结构上简洁却意蕴丰富,反映了苏轼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流露出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火星岩下石凌壁:描绘了火星岩下的高耸石壁,营造出一种险峻的自然景观,暗示了孤独与超然。
  2. 阁上相忘止一僧:只有一位和尚在此静修,体现了对世俗的超脱,表达了内心的平和。
  3. 莫问人间兴废事:劝诫他人不要去关注世间的兴衰,显示了诗人的淡泊与智慧。
  4. 门前流水几前灯:流水旁的灯光给此景增添了温暖和宁静,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安然。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石凌壁”与“阁上僧”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火星岩、流水、灯光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超然的氛围,象征着内心的宁静。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世事的超然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反映了苏轼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修道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火星岩:象征高远与孤独。
  • 和尚:代表修行与超脱。
  • 流水: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
  • 灯光:象征希望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阁上相忘止一僧”是指什么? A. 一位道士
    B. 一位和尚
    C. 一位诗人
    D. 一位隐士

  2. 诗中“莫问人间兴废事”表达了什么态度? A. 关心世事
    B. 超然物外
    C. 对世俗的执着
    D. 对未来的期待

  3. 诗中提到的“门前流水几前灯”意象传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宁静
    C. 烦躁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苏轼《火星岩》与王维《山居秋暝》均描绘了自然景观,但苏轼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超然,而王维则更关注自然的和谐美。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