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闲居》

时间: 2025-02-04 15:37:28

何以娱水日,对景常忘言。

栖迟讵非计,造物与我闲。

碧草长庭除,珍禽息树间。

微风生秋意,雨气在远山。

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

柴门月色里,相送溪桥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何以娱水日,对景常忘言。
栖迟讵非计,造物与我闲。
碧草长庭除,珍禽息树间。
微风生秋意,雨气在远山。
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
柴门月色里,相送溪桥边。

白话文翻译:

我用什么来消遣这美好的夏日呢?
对着美景常常让我忘记言语。
闲适的栖息并不是我刻意安排的,
大自然让我和它都闲适自在。
庭院里的碧草长得茂盛,
珍贵的鸟儿在树间休息。
微风中透出秋天的气息,
远山上似乎有雨的气息。
良友欢快地来访,
我们小酌畅饮,心情愉悦。
在柴门的月色下,
我送他到溪边的桥边。

注释:

  • :消遣、娱乐。
  • 栖迟:指安静地停留、栖息。
  • :难道、岂。
  • 造物:指自然、宇宙的创造。
  • 良友:指好的朋友。
  • 陶然:陶醉、愉悦的状态。
  • 柴门:用柴木做成的门,表示乡村或隐居的生活。
  • 溪桥:溪流上的桥,代表自然环境。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特别的典故,但诗中所描绘的闲适生活方式和自然景象,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尤其是在清代时期,许多文人追求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秦道然,清代诗人,主要以山水田园诗闻名。其作品常表现清新自然的风格,反映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夏日闲居》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夏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在闲适环境中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心情。这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借此作品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夏日闲居》是一首充满田园气息的诗歌,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我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中通过优美的自然描绘,展现了诗人宁静悠闲的生活状态。开篇便以“何以娱水日”引入,生动地描绘了一个清新明朗的夏日场景,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思考。

接下来的几句,用“碧草长庭除,珍禽息树间”描绘出一幅生机盎然的自然图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和谐美。而“微风生秋意,雨气在远山”则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夏日与秋日交替的意境,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季节的变迁。

“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共聚的欢乐时光,反映出人际关系的温暖和生活的惬意。结尾“柴门月色里,相送溪桥边”则在宁静的氛围中增添了一丝淡淡的离别情愫,令人感受到生活的真挚与温情。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其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何以娱水日:表达诗人思考在美好的夏日中用什么来消遣。
  • 对景常忘言:面对美丽的景色,诗人常常忘记了要说的话,表现出沉醉于自然的状态。
  • 栖迟讵非计:闲适的生活并非计划的结果,而是大自然的恩赐。
  • 造物与我闲: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诗人感到自在。
  • 碧草长庭除:庭院里生长着茂盛的绿色草坪,象征着生机与活力。
  • 珍禽息树间:珍稀的鸟儿在树梢上栖息,展现出自然的美好。
  • 微风生秋意:微风中透出一丝秋天的感觉,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 雨气在远山:远山上似乎有雨的气息,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 良友欣然来:好朋友的到来让诗人感到高兴。
  • 小酌俱陶然:两人小酌,共同享受愉悦的时光。
  • 柴门月色里:在夜晚的月光下,诗人与朋友在柴门告别。
  • 相送溪桥边:送别朋友到溪边的桥,展现一种淡淡的离别情绪。

修辞手法:

  • 比喻:无直接使用,但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拟人:如“微风生秋意”,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良友欣然来,小酌俱陶然”,展现出语言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描绘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传统文化中“隐逸”与“自然”的重要思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水日:象征着清澈与光明,代表着诗人心中的理想生活。
  • 碧草: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和生机盎然的环境。
  • 珍禽:代表珍贵的自然生命,寓意着和谐的生态环境。
  • 微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换,增添了一丝诗意。
  • 月色:象征着宁静与思念,增添了离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何以娱水日”意指什么?

    • A. 如何消遣美好的日子
    • B. 如何享受水边的生活
    • C. 如何与朋友相聚
  2. 诗人描述的自然环境中,不包括哪个元素?

    • A. 碧草
    • B. 珍禽
    • C. 大海
  3. 诗中提到的“微风生秋意”表达了什么?

    • A. 夏日的结束
    • B. 秋天的到来
    • C.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描绘宁静的夜晚,但表达思乡之情。
  • 《山居秋暝》:描绘秋天的山居环境,呈现出不同的季节感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相似主题下表现出的不同情感和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