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游天台云卧往》
时间: 2025-01-27 03:31: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半月陪杖屨,此别情讵忘。平生两知心,踪迹长相望。兹游天相之,檐雨对夜床。旅行得心朋,在客如家乡。如何遽此去,泛彼天台航。知君爱奇观,赤城有霞光。傥逢五百尊,问我今行藏。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
白话文翻译:
半个月来陪伴着行走,这次分别的情感怎能忘记。一生中有两位知心朋友,我们的踪迹常常相互遥望。这次旅行得到了心灵的朋友,在异乡感觉像在家乡一样。为何突然要离开,乘船前往天台山。知道你喜爱奇异的景观,赤城山上有着美丽的霞光。如果遇到五百罗汉,请他们问我现在的行踪。我的诗骨依旧瘦削,双鬓却已沾满尘埃。
注释:
- 杖屨:指行走。
- 讵忘:怎能忘记。
- 知心:指知己朋友。
- 兹游:这次旅行。
- 天相之:得到天意的帮助。
- 檐雨对夜床:形容旅途中的情景。
- 心朋:心灵的朋友。
- 泛彼天台航:乘船前往天台山。
- 赤城:山名,位于天台山附近。
- 五百尊:指五百罗汉。
- 行藏:行踪。
- 诗骨:指诗人的精神风貌。
- 双鬓尘已苍:形容岁月在双鬓留下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利登是宋代诗人,生平不详。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深情和对未来相逢的期待。诗中提到的天台山和赤城山都是著名的风景名胜,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深情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分别时的复杂情感。诗中“半月陪杖屨”和“平生两知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而“兹游天相之”和“旅行得心朋”则展现了旅途中的心灵慰藉。诗的结尾“诗骨瘦未改,双鬓尘已苍”则透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半月陪杖屨”:描述了诗人与朋友共同度过的时光。
- “此别情讵忘”:表达了分别时的深情和不舍。
- “平生两知心”:强调了友情的珍贵。
- “踪迹长相望”:形容了朋友之间的相互牵挂。
- “兹游天相之”:表达了旅途中的幸运和心灵的慰藉。
- “檐雨对夜床”:描绘了旅途中的情景。
- “旅行得心朋”:强调了旅途中的心灵收获。
- “在客如家乡”:形容了在异乡的归属感。
- “如何遽此去”:表达了突然离开的无奈。
- “泛彼天台航”:描绘了前往天台山的情景。
- “知君爱奇观”: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爱好的了解。
- “赤城有霞光”:描绘了赤城山的美景。
- “傥逢五百尊”:表达了对未来相逢的期待。
- “问我今行藏”:表达了诗人对行踪的关心。
- “诗骨瘦未改”:形容了诗人的精神风貌。
- “双鬓尘已苍”:形容了岁月的痕迹。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诗骨瘦未改”比喻诗人的精神风貌。
- 拟人:如“檐雨对夜床”将檐雨拟人化。
- 对仗:如“半月陪杖屨,此别情讵忘”中的对仗。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相逢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杖屨:行走的象征。
- 天台山:自然美景的象征。
- 赤城:美丽霞光的象征。
- 五百尊:罗汉的象征,代表未来的相逢。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台山”位于哪个地区? A. 浙江 B. 江苏 C. 福建 D. 广东
- 诗中的“五百尊”指的是什么? A. 五百罗汉 B. 五百神仙 C. 五百僧人 D. 五百诗人
- 诗中的“诗骨瘦未改”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精神风貌 B. 诗人的外貌 C. 诗人的健康状况 D. 诗人的年龄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送别》: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感慨。
- 李白的《送友人》:描绘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和对未来的期待。
-
诗词对比:
- 利登的《别游天台云卧往》与王维的《送别》都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分别的感慨,但利登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利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诗词鉴赏辞典》:提供了宋代诗词的鉴赏和解析,有助于深入理解利登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