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片深宵月,明明照虎丘。
松杉交影静,蘋藻上阶流。
夜舫吹箫客,春镫卖酒楼。
他乡有朋好,竟夕此淹留。
白话文翻译:
在深夜的月光下,明亮的光辉洒在虎丘上。
松树和杉树的影子交错着,静谧而安详,
水面上的水草随着水流轻轻摇曳,
夜晚的小船上悠扬地传来箫声,春天的灯下酒楼则在热闹地招揽顾客。
在他乡能与朋友聚会真是好,
不觉间就沉醉在这样的夜晚,流连忘返。
注释:
- 深宵:深夜。
- 明明:形容光明。
- 虎丘:地名,位于苏州,是著名的旅游景点。
- 松杉:松树和杉树。
- 交影:影子交错。
- 蘋藻:水面上的浮萍和水草。
- 夜舫:夜间的船只。
- 吹箫客:吹箫的客人。
- 春镓:春季的灯笼。
- 卖酒楼:提供酒水的楼阁。
- 他乡:异乡,离家较远的地方。
- 朋好:朋友相聚。
典故解析:
虎丘是苏州的一处名胜,历史悠久,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古人常在此赏月饮酒,留下了许多佳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金志章,清代诗人,擅长古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秋季的一个月夜,诗人通过描绘景色,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月夜场景,透过月光照耀的虎丘,诗人感受到了深夜的静谧与安详。松杉交影,水草流动,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给人以宁静的享受。夜舫上的箫声与酒楼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既有孤独的清冷,又有他乡的温暖。通过“他乡有朋好,竟夕此淹留”一句,诗人不仅表达了与朋友相聚的快乐,也暗含了对离乡游子的悠长思绪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片深宵月,明明照虎丘:描写深夜的月光明亮地照耀着虎丘,营造出宁静的夜晚氛围。
- 松杉交影静,蘋藻上阶流:松树与杉树的影子交错在一起,水草在水面上轻轻流动,表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夜舫吹箫客,春镓卖酒楼:在夜晚的小船上,传来箫声,春天的酒楼则在招揽顾客,形成对比,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情景。
- 他乡有朋好,竟夕此淹留:在异乡与朋友相聚,感到无比快乐,流连忘返,表达出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明明照虎丘”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
- 拟人:水草“上阶流”赋予了自然界的生动性,增加了情感的温度。
- 对仗:诗中“夜舫吹箫客,春镓卖酒楼”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在异乡与朋友相聚的快乐,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友谊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宁静夜晚的向往。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宁静与美好,代表着思念与希望。
- 松杉:象征坚韧与永恒,代表着自然的安静与和谐美。
- 水草:象征流动与生命,代表着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箫声:象征孤独与美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虎丘”是指哪个地方? a) 杭州
b) 苏州
c) 南京
d) 北京 -
“他乡有朋好,竟夕此淹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伤
d) 愤怒
答案:
- b) 苏州
- b) 喜悦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津》:描绘夜晚小船上的情景,表达思乡之情。
- 《静夜思》:借月光抒发思乡之情,主题相近。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和金志章的《月夜同重阆秋岳登虎丘》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景象,李白更多的是孤独与自饮的情感,而金志章则强调了与朋友的相聚与欢乐。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苏州古典文化与名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