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时间: 2025-02-04 17:10:25

海棠丝。

杨柳丝。

小别风丝雨也丝。

春愁乱几丝。

早寒时。

暮寒时。

江上春潮平岸时。

谢庭书到时。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长相思
海棠丝。杨柳丝。小别风丝雨也丝。春愁乱几丝。早寒时。暮寒时。江上春潮平岸时。谢庭书到时。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海棠和杨柳的细丝在风中飘荡,小别时细雨如丝,春天的愁绪纠缠不清。早晚的寒意交替,江边春潮在平静的岸边流淌,期待着谢庭的书信到来。

注释:

  • 海棠丝:指海棠花的细枝条,象征美好与柔情。
  • 杨柳丝:杨柳柔软的枝条,常用来比喻离别与思念。
  • 小别:短暂的分离。
  • 风丝雨也丝:形容细雨如丝,增添了离别的愁苦。
  • 春愁乱几丝:春天的忧愁如丝般纠缠,难以理清。
  • 早寒时、暮寒时:描述了早晨和傍晚的寒冷,象征思念的加深。
  • 江上春潮平岸时:春潮在江边平缓流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期待。
  • 谢庭书到时:期待谢庭的来信,表达了对友人及其信件的思念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字璱,号孟倩,晚号湘云,清代著名诗人、政治家。他以其激昂的诗篇和清新的文风而著称,尤其在政治上持有批判性态度,积极倡导变法。其作品多探讨人生、自然及社会问题,充满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长相思》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时局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歌鉴赏:

《长相思》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头的“海棠丝。杨柳丝。”通过对海棠和杨柳的描绘,营造出了一种柔美而又惆怅的氛围。海棠和杨柳不仅是春天的象征,更是离别时柔情的体现。接着“风丝雨也丝”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离别时的细雨如丝,增添了诗的情感层次。

“春愁乱几丝”的一句,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愁绪,似乎在诉说着思念的复杂与无奈。早晨和傍晚的寒意交替,象征着思念在不同时间段的加深,令人倍感心酸。而“江上春潮平岸时”,则通过平静的江水,传达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不确定感,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希望的降临。

最后一句“谢庭书到时”,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期待友人的来信,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自然描写中,展现了深邃的思考和丰富的人生感悟,是一首耐人寻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海棠丝。杨柳丝。: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丽,传达初春的温柔。
  2. 小别风丝雨也丝。:小别时的雨丝让人感到离愁,细腻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渲染。
  3. 春愁乱几丝。:春天的愁绪如丝般纠缠,难以理清,表现了内心的挣扎。
  4. 早寒时。暮寒时。:描绘早晚的寒意,象征思念的加深。
  5. 江上春潮平岸时。:春潮的平静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期待的希望。
  6. 谢庭书到时。:期待友人的来信,表现了对友情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细雨比作“丝”,增强了情感的细腻感。
  • 对仗:诗句中“早寒时”“暮寒时”形成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的情感,使诗意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透过细腻的自然描绘,展现了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温柔而又深沉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海棠:象征美丽与柔情。
  • 杨柳:象征离别与思念。
  • 春愁:象征春天里的忧愁与思念。
  • 江潮: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海棠丝”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美丽
    C. 忧愁
    D. 生命

  2. “春愁乱几丝”中“几丝”意指? A. 春天的长度
    B. 愁绪的复杂
    C. 自然的变化
    D. 情感的细腻

  3. 诗人期待什么? A. 自然的美
    B. 友人的来信
    C. 时间的流逝
    D. 春天的结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 龚自珍《长相思》李清照《如梦令》:两首作品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而龚自珍则通过自然景物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