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阁听客弹瑟》

时间: 2025-01-10 23:14:27

阳崖豁秋阴,幽蔼散松柏。

高楼起长眺,愁见万里白。

有客携鸣琴,叩弦动清碧。

弹作潇湘秋,明湖水空液。

帝子眇何居,楚云在层壁。

烟长吴王城,高旻壮修翮。

凄凄鸿雁思,清商宕岩泽。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阳崖豁秋阴,幽蔼散松柏。
高楼起长眺,愁见万里白。
有客携鸣琴,叩弦动清碧。
弹作潇湘秋,明湖水空液。
帝子眇何居,楚云在层壁。
烟长吴王城,高旻壮修翮。
凄凄鸿雁思,清商宕岩泽。

白话文翻译:

阳光照耀的山崖豁然开朗,秋天的阴影下,松柏散发着幽静的气息。
高楼耸立,遥望远方,愁绪涌上心头,看到万里之外的白色景致。
有位客人携带着琴,轻叩琴弦,音色清脆动人。
弹奏的曲子如潇湘的秋水,明亮的湖面宛若空灵的液体。
那位帝子如今身在何处呢?楚地的云彩高悬在层层的墙壁之上。
轻烟飘渺,延伸至吴王城,苍穹高远,壮丽的翅膀在高空翱翔。
凄凄的鸿雁在思念,清商的乐音荡漾在岩泽之间。

注释:

  • 阳崖:指阳光照耀的山崖。
  • :开朗、明亮。
  • 幽蔼:幽静而蔼然,形容松柏的气息。
  • 叩弦:轻轻敲打琴弦。
  • 潇湘:指湖南的潇水与湘江,常用来象征秋水的美。
  • 帝子:传说中的美男子,常用来指代古代的风流才子。
  • 楚云:形容楚地的云彩,具有地域色彩。

典故解析:

  • 潇湘秋:潇湘是古代文人所向往的美丽水域,常用于抒发离愁别恨。
  • 帝子:源自《红楼梦》中对贾宝玉的称呼,代表着才子佳人的意象。
  • 吴王城:指春秋时期的吴国,常用作历史背景,象征往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秋季,作者在秋水阁中,聆听客人弹琴,抒发了对秋天的感慨与离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音乐的意象,展现出秋天的独特韵味。开头两句描绘了秋天的山崖和松柏,展现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高楼的远望则引入了诗人的愁绪,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无常与遥远。接着,有客人弹琴,音乐声清澈而动人,令人感受到一种美好的氛围。潇湘的意象则让人联想到广阔的水域与秋天的孤寂,音符在明湖上荡漾,仿佛在诉说着秋水的情思。

诗中提到的“帝子”和“楚云”,不仅具有古典的美感,还引发了对历史的沉思,营造出一种怀古的情绪。最后,鸿雁的思念与清商的乐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悠远而凄美的画面。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优美,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美丽。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阳崖豁秋阴:描绘了秋天阳光明媚的山崖,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 幽蔼散松柏:静谧的环境让松柏显得更加幽静。
  • 高楼起长眺:高楼使人可以远眺,增加了视野的开阔感。
  • 愁见万里白:看到远方的白色,暗示着孤独和愁绪。
  • 有客携鸣琴:有位客人带着琴,音乐引入了诗的主题。
  • 叩弦动清碧:琴声清澈,给人以美好的享受。
  • 弹作潇湘秋:音乐曲调如潇湘的秋水,富有情感。
  • 明湖水空液:湖面空灵,增强了音乐的意境。
  • 帝子眇何居:提问帝子的去处,增添了神秘感。
  • 楚云在层壁:楚地云彩的描绘,带有地域文化的色彩。
  • 烟长吴王城:烟雾飘渺,历史的回忆。
  • 高旻壮修翮:高空的鸟儿展翅,象征自由与追求。
  • 凄凄鸿雁思:鸿雁在思念,增添了情感的深度。
  • 清商宕岩泽:音乐在山岩与泽边的回荡,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音乐比作秋水,增强了意象的感性。
  • 拟人:鸿雁的思念,赋予其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过往的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崖:象征光明与希望。
  • 松柏:象征坚韧与长青。
  • 鸣琴:象征艺术与情感的交流。
  • 潇湘:象征美丽与忧伤。
  • 鸿雁:象征思念与离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有客携鸣琴”描述了什么情景? A. 客人唱歌
    B. 客人弹琴
    C. 客人跳舞

  2. “潇湘”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春天
    B. 秋天
    C. 夏天

  3. “高旻壮修翮”中的“翮”指的是什么? A. 鸟的翅膀
    B. 飞翔
    C. 画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展现了自然与人的情感交融,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而李雯则更加细腻和感伤。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与解析》
  • 《古典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