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措》

时间: 2025-01-27 04:06:08

经霜原草未全黄。

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朝中措
作者: 杨慎 〔明代〕

经霜原草未全黄。
绿叶映红芳。
野客争夸稔岁,
行人自笑炎方。
却思京国,
狐裘貂帽,
雪洞毡房。
不识琼楼高处,
曝暄谁献吾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初冬时节,草地尚未完全枯黄,青绿的叶子映衬着红花。田野间的游人们争相夸耀着这一年的丰收,而路过的行人却在炎热的天气中自得其乐。诗人却在思念京城,想起那里暖和的狐裘和貂帽,还有雪洞里的毡房。他不知在那高楼琼阁中,有谁能为皇上献上温暖的阳光。

注释

  • 经霜:经历霜冻的意思,指秋冬交替之际。
  • 原草:指大地上的杂草,未完全枯黄。
  • 野客:指在野外游玩的客人。
  • 稔岁:丰收的年头。
  • 京国:指京城,即明朝的都城北京。
  • 狐裘貂帽:指御寒的高级皮毛衣物。
  • 雪洞毡房:形容寒冷的环境中,温暖的房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之,号升庵,明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以诗、词、文著称,尤其擅长词,能融古今,风格婉约而又不乏豪放。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时事的关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该词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初冬的景象和京城的温暖,表达了对富贵安乐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朝中措》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冬的自然景象,展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经霜原草未全黄”中,“经霜”二字不仅描绘了草木在寒霜中依然顽强生长的景象,还隐含着一种生命力的坚韧。接着“绿叶映红芳”,则通过色彩的对比,突显了秋冬时节的美丽与生机。接下来的“野客争夸稔岁,行人自笑炎方”,展现了人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丰收的喜悦和对温暖时光的怀念。

而后“却思京国,狐裘貂帽,雪洞毡房”则将视线转向了京城,传达出一种对温暖生活的向往与渴望。最后一句“不识琼楼高处,曝暄谁献吾皇”则表现了对高处权贵生活的无奈与渴望,暗示了身处寒冷环境中的诗人对温暖和权利的思考。

整首词在描绘自然景色与人物情感的交融中,流露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经霜原草未全黄”:描绘了经过霜冻的草地,仍有青绿,象征着生命的坚韧。
  • “绿叶映红芳”:通过色彩的对比,表现出自然的美丽。
  • “野客争夸稔岁”:描绘了游人在丰收的喜悦中争相夸耀。
  • “行人自笑炎方”:表现了行人对温暖天气的自得。
  • “却思京国”:转向思念京城,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
  • “狐裘貂帽,雪洞毡房”:描绘了京城的温暖生活。
  • “不识琼楼高处”:感叹高处的权贵生活。
  • “曝暄谁献吾皇”:表达了对温暖献给皇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狐裘貂帽”比喻温暖的生活。
  • 对仗:上下句之间形成对称,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将草木赋予生命,增添了情感色彩。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对温暖与安逸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对时事的忧虑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生命和坚韧。
  • 绿叶:象征希望与美好。
  • 京国:代表繁华与温暖的生活。
  • 狐裘貂帽:象征奢华与舒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初冬的自然景象?

    • A. 绿叶映红芳
    • B. 野客争夸稔岁
    • C. 不识琼楼高处
    • D. 行人自笑炎方
  2. “狐裘貂帽”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贫困
    • B. 温暖的生活
    • C. 自然美
    • D. 战争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描绘自然与情感,表现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 《水调歌头》:通过对月的描写,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