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茅屋年年破,春风岁岁来。
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
此序添诗卷,乾坤进酒杯。
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
白话文翻译:
这茅草屋年年破旧,春风却年年如约而至。
寒冷从草根处退去,花开正值旅人愁苦之时。
这一序的诗句增添了诗卷,天地之间共饮一杯酒。
孤云无意无思,日暮时分却又空自回首。
注释:
- 茅屋:用茅草搭建的房屋,象征贫穷和艰辛。
- 春风:象征温暖和希望。
- 寒从草根退:指寒冷逐渐消退,春天的到来。
- 花值客愁开:指花朵开放的时节正是客人愁苦的时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此序:指本诗的开头部分。
- 乾坤:天地,象征广阔的宇宙。
- 片云:孤独的云,象征无所寄托的心情。
- 日暮却空回:日落时分,却感到空虚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与义,宋代诗人,字仲明,号敦庵,生于福建,后迁至杭州。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田园景色为题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陈与义晚年时,生活在贫困的茅屋中,受到春风与花开的影响,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诗中体现了他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境遇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茅屋》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的诗作。诗的开头以“茅屋年年破”引入,显现出作者所处的困境与环境的艰辛,茅屋年复一年地破旧,暗示了诗人生活的艰难与无奈。然而,春风却一直如期而至,带来希望与温暖,形成了诗中鲜明的对比。
接着,诗人提到“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表现出自然界的生生不息,寒冷终究会退去,花朵也会在某个时刻绽放。但此时正是“客愁”的时刻,显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孤独与忧伤。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更富有层次感。
最后,诗人以“片云无思极,日暮却空回”结束,孤云象征着一种无目的的漂泊,而日暮则带来了一种内心的空虚感。整体来看,诗中融入了自然景象与个人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深刻而又富有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茅屋年年破:表明诗人的居住环境年年恶劣,反映生活困苦。
- 春风岁岁来:尽管生活艰辛,但春风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
- 寒从草根退:寒冷逐渐消退,象征着春暖花开的来临。
- 花值客愁开:花开之时,旅人却感到愁苦,暗示人生的无常。
- 此序添诗卷:开头的情境为诗歌增添了深度和情感。
- 乾坤进酒杯:天地之间共饮,暗示人与自然的和谐。
- 片云无思极:孤独的云,表达了内心的迷惘和无奈。
- 日暮却空回:日落时分,心中感到空虚,体现了对生活的无奈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风与希望相提并论,表现生活中的光明与温暖。
- 对仗:如“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类情感结合,增加了诗歌的情感共鸣。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茅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感慨与对自然的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索,体现了生活的无常与希望的交织。
意象分析:
- 茅屋:象征贫穷、艰辛的生活。
- 春风:象征温暖、希望的到来。
- 寒:象征着艰难困苦的时光。
- 花:象征生活的美好与短暂。
- 片云:象征孤独、无所寄托的心情。
- 日暮:象征人生的晚景、无奈和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茅屋》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陈与义
- D) 白居易
-
“寒从草根退,花值客愁开”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生活的美好
- B) 对自然的赞美
- C) 人生的无常与忧愁
- D) 对未来的希望
-
诗中提到的“片云”象征什么?
- A) 温暖
- B) 孤独
- C) 快乐
- D) 生命
答案:
- C) 陈与义
- C) 人生的无常与忧愁
-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样描绘了茅草屋的艰辛生活,但更侧重于社会现实与人道主义情怀。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主题上更为积极向上。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宋诗鉴赏辞典》
- 《陈与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