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伯顺饭于文纬大光出宋汉杰画秋山》
时间: 2025-01-26 06:26: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焚香消午睡,开画逢秋山。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
屐士十年蜡,未散腰脚顽。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午后。诗人点燃香料,进入梦境,醒来时正好看到眼前的秋山。城市中的马蹄声不绝于耳,然而此时与他同在的却是四位闲适的文士。南方的树木郁郁葱葱,湘水在阳光下波光粼粼。孤鸟在空中飞去,晨光宁静而柔和。那身穿木屐的士人,十年未变,依旧顽固。与其如此,不如去拜访君子,坐在这岩石之间。远处的山峰如同修长的眉毛,近处的山峰如同倾泻的秀发。书生的眼中满是纷乱的景象,无法专注。一笑间,似乎将世俗抛弃,打破千年的束缚。诗写成后,就如同画作一般,值得珍藏而不可轻易删改。
注释:
- 焚香:点燃香料,古人常用来净化环境,增强情绪。
- 南国树:指南方的树木,象征着芳草鲜美。
- 湘水:指湘江,水光潋滟,生动形象。
- 屐士:穿木屐的人,象征一种朴素的生活方式。
- 诣君:拜访朋友。
- 修眉:形容远山的形状。
- 堕鬟:形容近山如同垂落的秀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与义,字子美,号澹庵,宋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后隐居于山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秋季,诗人在秋山中与友人聚会,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际关系的亲密。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于秋山中闲适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与友情的热爱。诗的开头以“焚香消午睡”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悠闲的氛围,似乎时间在此刻凝固。接着通过“离离南国树”和“闪闪湘水湾”的描写,展现出南方秋天的自然景色,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人在此时与友人一同闲坐,感到一种难得的宁静与快乐。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这两句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山的形态,富有想象力,展现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观察能力。而最后两句“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则透出一种超然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泊与对艺术创作的追求,暗示诗歌与人生的深刻联系。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焚香消午睡:点燃香料,消磨午后的睡意,营造宁静的氛围。
- 开画逢秋山:睁眼发现秋天的山景,仿佛开启了一幅画卷。
- 皇都马声中,有此四士闲:在繁忙的城市中,诗人与四位文士却显得悠闲自得。
- 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南方的树木茂盛,湘江水波闪烁,生动描绘出秋天的自然美。
- 悠悠孤鸟去,澹澹晨辉还:孤鸟飞走,晨光依然宁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孤独感。
- 屐士十年蜡,未散腰脚顽:十年如一日,穿着木屐的士人依旧顽固,隐喻对生活的坚持。
- 不如一诣君,坐此岩石间:与其这样,不如去拜访朋友,共享这宁静的时光。
- 远峰如修眉,近峰如堕鬟:形象的比喻,生动描绘山的线条,体现诗人的艺术眼光。
- 书生饱作祟,眼乱纷斓斑:书生的思想纷繁复杂,无法集中。
- 一笑遗世人,聊破千载须:一笑间,仿佛超脱了世俗,打破时间的束缚。
- 诗成即画记,可益不可删:诗作完成,如同一幅画,值得珍藏,不可轻易删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远峰如修眉”,生动形象。
- 拟人:孤鸟的去与晨辉的回,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离离南国树,闪闪湘水湾”,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主题在于追求自然与友谊的宁静生活,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强调艺术与生活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香:象征宁静与清雅。
- 秋山:代表自然的美与时光的流逝。
- 孤鸟:象征孤独与自由。
- 晨辉:象征新生与希望。
- 屐士:代表一种朴素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湘水”指的是哪个地方的水?
- A. 长江
- B. 湘江
- C. 黄河
- D. 渭河
- 答案:B
-
“远峰如修眉”中的“修眉”用来比喻什么?
- A. 山的形状
- B. 女子的美丽
- C. 书法的笔画
- D. 诗的韵律
- 答案:A
-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向往?
- A. 世俗权力
- B. 自然与友谊
- C. 财富与名利
- D. 学问与知识
- 答案:B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陈与义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