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乡北原
作者: 司空图 〔唐代〕
泽北村贫烟火狞,
稚田冬旱倩牛耕。
老人惆怅逢人诉,
开尽黄花麦未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贫穷的小村庄,位于泽北,村里的生活十分艰难,烟火气息显得格外凶险。田地因冬天干旱而显得苍白,耕牛在稚嫩的田地上劳作。村里的老人感到忧愁,向路人倾诉自己的苦恼,而眼看着黄花已经开尽,麦子却依然没有成熟。
注释
字词注释
- 泽北:指水泽北边,形容自然环境。
- 狞:凶猛、危险的样子。
- 稚田:指幼小的田地,象征着缺乏收成。
- 倩:形容美好,这里用来形容牛耕作的情景。
- 惆怅:忧愁、失落。
- 诉:倾诉,表达心中的苦闷。
- 开尽:已经全部开放,指花朵的状态。
- 麦未金:麦子尚未成熟,未变为金黄色。
典故解析
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反映了当时农村的困境和人们的心声,这在唐代社会背景下具有普遍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约834-908),字子长,号青丘,晚唐诗人。他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常常在诗中表达对人生与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与农民困苦的现象普遍存在。诗人以个人的感受为基础,反映了当时农村的生活现状与人们的情感。
诗歌鉴赏
《虞乡北原》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诗的开头以“泽北村贫烟火狞”引入,浓厚的生活气息与生存压力扑面而来,描绘出一个小村庄的贫困与艰难。接着,诗人通过“稚田冬旱倩牛耕”描绘了农田的干旱与耕作的艰辛,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描写,也是对人们辛勤劳作却难以得到丰收的无奈感慨。
在“老人惆怅逢人诉”中,诗人通过老人的倾诉,传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无奈与哀伤。老人作为社会的见证者,他的惆怅不仅是个人的悲苦,更是整个农村群体的心声。最后一句“开尽黄花麦未金”,既是一种时间的流逝,也是一种生命的期待。黄花的凋零象征着希望的破灭,而麦子未成熟则暗示着未来的渺茫与不确定。
整首诗情感深沉而细腻,既有对自然的真实描写,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思考。诗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一种从容的悲凉和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泽北村贫烟火狞:描绘了泽北的村庄,环境贫困,生活艰难。
- 稚田冬旱倩牛耕:描述田地因冬季干旱而显得稚嫩,牛在辛苦耕作。
- 老人惆怅逢人诉:老人感到忧愁,向人倾诉自己的苦恼。
- 开尽黄花麦未金:黄花已经凋谢,而麦子却尚未成熟,象征着希望的失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黄花”与“麦子”对比,表现出时间的流逝与希望的破灭。
- 拟人:通过老人的惆怅,赋予人物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音韵上呈现出和谐的对仗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农村生活艰辛的深刻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自然环境与社会压力下的无奈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泽北:象征自然环境的艰难。
- 牛耕:象征着劳动与辛勤。
- 黄花: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流逝。
- 麦子:象征着收获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泽北村贫”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生活富裕
B. 生活贫困
C. 生活安逸 -
“老人惆怅逢人诉”中,老人主要倾诉的是:
A. 自己的快乐
B. 生活的苦恼
C. 自然的美好 -
诗中提到的“麦未金”主要指:
A. 麦子已经成熟
B. 麦子尚未成熟
C. 麦子丰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作品,描绘了战乱后的苦难与希望。
- 《静夜思》:李白的作品,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虞乡北原》:两首诗都表现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感受,但《春望》更加强调战乱带来的悲凉,而《虞乡北原》则更加关注农村的日常生活与老人心声。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诗歌史》
- 《司空图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