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伏牛长老偈二首》
时间: 2025-01-11 21:4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算菩提与阐提,
惟应执著便生迷。
无端指个清凉地,
冻杀胡僧雪岭西。
长绳不见系空虚,
半偈传心亦未疏。
推倒我山无一事,
莫将文字缚真如。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不必过分追求菩提和阐提的境界,执著于这些反而会导致迷惑。无缘无故地指向那清凉的境地,反而让人感到寒冷,像是把胡僧冻死在雪岭的西边。长长的绳子看不见用来系住虚无,半句偈语传达的心意也未必清晰。推翻我的山,实际上并没有什么事情,切不可用文字来束缚真正的道理。
注释
- 菩提:指觉悟或悟道的状态。
- 阐提:佛教中的一种境界,意为“阐明的智慧”。
- 无端:没有理由、没有原因。
- 清凉地:指一种宁静的境地,通常用来形容修行的状态。
- 冻杀胡僧:指外族僧人被寒冷的天气所害,体现出环境的恶劣。
- 长绳不见系空虚:指对虚无的追求没有实际的束缚和约束。
- 半偈:佛教中简短的偈语,通常用来传达心意。
- 推倒我山:比喻打破固有的成见或障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图(834—908),唐代诗人,字子乔,号逍遥子,晚号白云居士,出身于士族,世称“司空图”。他在诗歌、散文、书法等方面均有成就,尤以诗歌闻名。其作品风格清新洒脱,富有哲理性,常含有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宗教氛围浓厚,佛教文化盛行。司空图在此诗中探讨了对佛理的理解和自我修行的困惑,旨在提醒人们不要过于执着于形式与文字,而应关注内心的真实体验。
诗歌鉴赏
《与伏牛长老偈二首》不仅是一首诗,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反思。诗中的“菩提”与“阐提”分别代表了觉悟与智慧,这两种境界在诗人眼中并非终极目标,反而是执著于这些境界会让人迷失。诗人通过“无端指个清凉地,冻杀胡僧雪岭西”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对理想境地的追求,却又因环境的恶劣而导致的失落感,使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困惑。
“长绳不见系空虚,半偈传心亦未疏”则进一步强调了文字与理想之间的隔阂,诗人认为即便是半句偈语,也未必能完全传达心中的真意,这种对语言局限性的反思值得我们深思。最后,诗人以“推倒我山无一事”表达了对追求的超然态度,强调真正的智慧在于解放自己的思想,不被文字和形式所束缚。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简练,充满了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观,给人以启发。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算菩提与阐提:强调追求的境界不重要。
- 惟应执著便生迷:执著于这些反而会迷惑自己。
- 无端指个清凉地:无缘无故地指向理想的境地。
- 冻杀胡僧雪岭西:极端的环境让追求者遭受困境。
- 长绳不见系空虚:追求虚无的东西没有实际的束缚。
- 半偈传心亦未疏:简短的偈语难以表达真实的心意。
- 推倒我山无一事:打破自己的障碍其实没有实质性的意义。
- 莫将文字缚真如:切勿用文字来限制真实的理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追求比作“长绳”,强调虚无的无用。
- 对仗:通过“菩提”与“阐提”、“清凉地”与“雪岭西”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反问:通过“无一事”的表达,促使读者反思真正的追求。
主题思想
本诗的中心思想是反映对佛教思想的思考,强调对内心真实体验的重视,警惕人们不要被外在的形式和文字所迷惑。真正的智慧在于超越这些表象,达到内心的平和与觉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菩提:象征觉悟与智慧,追求的目标。
- 阐提:象征深邃的智慧,内心的启迪。
- 清凉地:象征理想的境地,内心的宁静。
- 胡僧:象征外在的干扰与挑战。
- 雪岭:象征艰难的环境与境遇。
- 长绳:象征对虚无的追求与束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菩提”与“阐提”分别代表什么? A. 幸福与快乐
B. 觉悟与智慧
C. 富贵与权势 -
诗人认为执著于理想会导致什么? A. 成功
B. 迷惑
C. 幸福 -
“推倒我山无一事”这句话的意思是? A. 打破障碍没有意义
B. 爬山很难
C. 一切都要努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终南山》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王维《终南山》:同样描绘了理想与自然的结合,强调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探讨了人生与自然的关系,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
- 杜甫《望岳》:表达了对理想境地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司空图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