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时间: 2025-01-27 03:19:0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
作者:俞陛云 〔清代〕
一桁帘衣掩碧窗。
年来芳草满池塘。
题诗蕉叶痕应在,
过枕梨云梦渐忘。
花寂寂,月苍苍。
旧经行处耐思量。
小楼连夜西风里,
吹尽凭阑袖底香。
白话文翻译:
在轻纱帘子掩映的碧窗前,
这些年来池塘的芳草已经长满。
题写的诗句在蕉叶上留下痕迹,
而我在梦中渐渐忘却了那梨花的云影。
花儿寂静,月光苍茫。
曾经走过的地方,令人耐心思量。
在小楼中,连夜的西风吹来,
将倚栏的袖子上的香气全都吹散。
注释:
- 桁:指横梁或横杆,古代常用于帘子架。
- 碧窗:泛指窗户,形容窗户的颜色清澈如碧。
- 蕉叶:指香蕉树的叶子,常用来形容夏日的景象。
- 梦渐忘:指在梦中渐渐忘却了往事。
- 寂寂:形容安静、寂静的状态。
- 苍苍:形容颜色的淡薄和悠远,常用来形容月色。
- 凭阑:指倚靠栏杆,通常用于观景。
典故解析:
“梨云”指梨花的云影,常用来描绘春天的景象。“蕉叶”与“芳草”则与夏天的气息相连。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淡的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陛云(约1620-约1700),字达之,号玄白,浙江人,清代著名的词人与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抒发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内心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面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鹧鸪天》是一首典型的清代词作,诗中通过描绘池塘的芳草、蕉叶的痕迹以及月光的苍茫,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哀愁。诗的开头就设置了一个清幽的环境,帘子掩映着碧窗,隐约间透出一份高雅与恬淡。接着,诗人回忆起昔日的情景,蕉叶上题诗的痕迹,仿佛在诉说着往日的欢愉与忧伤。
“花寂寂,月苍苍”一句,既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又隐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诗的后半部分通过“西风”引出情感的转折,西风的吹拂使得“袖底香”渐渐消散,象征着往日美好的时光在岁月中渐行渐远。全诗在细腻的描绘中,融入了深刻的情感,诗人以自然为寄托,反映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桁帘衣掩碧窗”:诗人描绘一个幽静的环境,轻纱帘子掩映着窗户,给人一种隐秘而清新的感觉。
- “年来芳草满池塘”:暗示时间的流逝,池塘的芳草茂盛,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 “题诗蕉叶痕应在”:提到在蕉叶上留下的诗句,表达对过去的怀念。
- “过枕梨云梦渐忘”:梦中的梨花云影逐渐淡去,反映出对往日美好的模糊记忆。
- “花寂寂,月苍苍”:通过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清冷的气氛。
- “旧经行处耐思量”:在回忆中徘徊,思索过去的经历。
- “小楼连夜西风里”:提到小楼与西风,暗示环境的变化与内心的感受。
- “吹尽凭阑袖底香”: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失落感,美好的记忆已被风吹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苍苍”形容月光的幽淡。
- 拟人:如“吹尽”,赋予风以动作,使景物更生动。
- 对仗:如“花寂寂,月苍苍”,构成优美的音律。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淡淡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帘:象征着隐秘与宁静。
- 碧窗:代表清新、优雅的环境。
- 芳草:象征生命与美好。
- 蕉叶:与夏日的生机相连,表现诗人的情感寄托。
- 花与月:常用来象征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蕉叶”象征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夏天的生机
C. 秋天的萧瑟
D. 冬天的寒冷 -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过往的追忆与思考
C. 对人生的无常感慨
D. 对爱情的渴望 -
“花寂寂,月苍苍”中“苍苍”用来形容什么?
A. 花的颜色
B. 月光的状态
C. 大自然的变化
D. 人生的无常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俞陛云的《鹧鸪天》更注重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而李清照则更侧重于对爱情的细腻刻画。两者虽主题不同,但均展现了清代词人的细腻与情感深邃。
参考资料:
- 《清代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解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