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杂咏 孤园寺(在洞庭山,梁散骑常侍吴》
时间: 2025-01-11 16:55:5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问南朝常侍宅,
已为西域化人宫。
山僧归带渔舟雨,
湖鸟来闻粥鼓风。
橘柚垂檐秋殿暗,
波涛惊座夜堂空。
给孤长者谁曾见,
应在烟云杳霭中。
白话文翻译:
想问南朝的常侍官邸,如今已变成西域的化人宫殿。山中的僧人归来,带着渔舟在细雨中,湖中的鸟儿来听粥声和鼓声的风。橘子和柚子在秋天的殿宇下低垂,波涛在夜晚的堂屋中激荡而起。给孤长者的身影,谁曾见过,可能藏在烟云渺茫之中。
注释:
- 南朝:指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的南朝,包括宋、齐、梁、陈等朝代。
- 常侍宅:常侍是古代官职,指在朝廷中侍奉的官员。
- 西域化人宫:西域指的是古代中国以西的地区,这里暗指外族或异族的宫殿。
- 山僧:山中的僧人,隐居于山中。
- 渔舟雨:渔舟在雨中,描绘了一种宁静的自然场景。
- 粥鼓风:指的是湖边的鸟儿听到的声音,粥声和鼓声的结合描绘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 给孤长者:孤长者指的是隐士或高人,给与孤独的人,暗示寻求其踪迹的渴望。
- 烟云杳霭:烟雾和云雾迷蒙,形容事物难以辨认的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启(公元 1336-1374),字文奎,号季陶,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高季陶”。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当时文坛的重要人物。高启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怀,常用细腻的笔触刻画生活的点滴。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高启游览洞庭山时,试图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对历史沧桑的思索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洞庭山的秀丽风光和深远的历史文化背景,为诗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诗歌鉴赏:
《孤园寺》以其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历史感,展现了高启对历史变迁和隐逸生活的思考。诗中开头两句通过问询南朝的常侍宅,立刻引入了历史的厚重感,暗示着曾经的繁华已经被时间淹没,取而代之的是西域的异域风情,反映出历史的无情和变迁的不可逆。在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山僧归带渔舟雨”、“湖鸟来闻粥鼓风”等细腻的自然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氛围,表现出一种归隐的理想与悠然自得的心境。
最后两句则将视角转向了对“孤长者”的思考,表达了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高人踪迹的渴望。“烟云杳霭”不仅描绘了大自然的朦胧之美,也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给人一种难以触及的神秘感。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历史与现实、繁华与宁静的冲突,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思,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问南朝常侍宅:表达了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南朝的常侍宅象征着当时的繁华。
- 已为西域化人宫:说明历史的变迁,昔日的繁华已被异域的文化所取代。
- 山僧归带渔舟雨:描绘了山中僧人的归来,表现出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
- 湖鸟来闻粥鼓风:鸟儿的到来与人间的生活声响形成对比,传递出一种和谐与安宁。
- 橘柚垂檐秋殿暗:秋天的景色与幽暗的殿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萧瑟之感。
- 波涛惊座夜堂空:夜晚的波涛声打破了宁静,暗示着一种孤寂的心理状态。
- 给孤长者谁曾见:提到隐士,表达了对高人踪迹的渴望。
- 应在烟云杳霭中:隐士的身影如烟云般不可捉摸,体现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渔舟雨”与“粥鼓风”,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如“烟云杳霭”形象地描绘了隐士的难以寻觅,提升了诗的意境。
- 拟人:湖鸟的描写赋予了自然以生命,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沧桑的反思与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内心的追求,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朝:历史的象征,陈述了古老的繁华与沧桑。
- 常侍宅:官宅的象征,体现出权力与地位的消逝。
- 山僧:隐士生活的象征,代表着心灵的归属与宁静。
- 湖鸟:自然的象征,传递出生活的气息与和谐。
- 烟云杳霭:理想境界的象征,隐喻难以实现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启的《孤园寺》主要描写了什么样的主题? A. 生活的繁华
B. 隐逸生活与历史变迁
C. 自然风光
D. 友情与爱情 -
诗中“波涛惊座夜堂空”描绘了什么样的情境? A. 宁静的夜晚
B. 孤寂的心理状态
C. 美丽的风景
D. 热闹的宴会 -
“烟云杳霭”在诗中主要象征什么? A. 自然之美
B. 难以捉摸的理想境界
C. 日常生活
D. 人际关系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同样描写历史与自然的关系。
- 《登高》(杜甫):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词对比:
- 高启 vs. 李白:高启的《孤园寺》与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在意境上都有对历史的追忆,但高启更显得沉静内敛,而李白则更为豪放洒脱。
- 高启 vs. 杜甫:高启通过自然景观表现内心的孤寂,杜甫则通过社会的苦难反映历史的沧桑,二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略有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高启研究》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到唐诗的发展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