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西江月 暮春雨夜
作者: 朱中楣 〔清代〕
细雨欲收春去,残花暗约莺留。
无心闲玩强登楼。陌上行人还有。
泥滑难将旧恨,提壶唤起新愁。
天涯芳草共悠悠。零落海棠消瘦。
白话文翻译:
细雨似乎要停了,春天也快要过去,残留的花朵在暗中约定着黄莺留下。
我没有心情去玩耍,勉强登上楼台。路上的行人依旧还有。
泥泞的路上难以放下旧时的恨,提着壶水又勾起新愁。
天涯的芳草也都在悠然漂泊,零落的海棠花显得憔悴不堪。
注释:
- 细雨欲收:细雨似乎要停止。
- 残花暗约:残留的花朵在暗中约定,象征着春天的即将结束。
- 无心闲玩:无心情去游玩。
- 陌上行人:路上的行人。
- 泥滑难将旧恨:泥泞的路上,难以忘却过去的怨恨。
- 提壶唤起新愁:提着水壶又引出新的忧愁。
- 天涯芳草共悠悠:天涯处处芳草,悠然自得。
- 零落海棠消瘦:零落的海棠花显得憔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朱中楣,生于清代,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兼具感伤的情怀。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暮春时节,正值雨夜,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流露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新愁的感叹,反映了诗人在特定时空下的情感状态。
诗歌鉴赏:
《西江月 暮春雨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雨夜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首句“细雨欲收春去”中,细雨与春天的即将离去形成了一种对比,给人以即将失去的惆怅之感。接着“残花暗约莺留”则暗示了春天的花草和黄莺的依依不舍,映衬出一种离别的氛围。
整首诗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第三句“无心闲玩强登楼”流露出一种无奈的心情,尽管身处美丽的春天,却因心中的愁苦而无心享乐。接下来的“泥滑难将旧恨”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泥泞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艰辛与重负,旧恨难以释怀,使得情感更加沉重。
最后两句“天涯芳草共悠悠,零落海棠消瘦”则通过对比展现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天涯的芳草与海棠的零落,象征着人事的变迁和情感的流逝,给人以深刻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景色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欲收春去:描绘了春末细雨即将停止的景象,暗示春天的即将结束。
- 残花暗约莺留:残花与黄莺之间的暗约,象征着春天的留恋与不舍。
- 无心闲玩强登楼: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无奈,尽管身处美景,却无心游玩。
- 陌上行人还有:路上的行人依旧,暗示生活仍在继续。
- 泥滑难将旧恨:泥泞的道路象征着人生的艰难,旧恨难以释怀。
- 提壶唤起新愁:提水壶的动作引发新的忧愁,表现了情感的循环。
- 天涯芳草共悠悠:天涯的芳草象征着生命的悠长与流逝。
- 零落海棠消瘦:海棠花的凋零代表着美好事物的消逝与脆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泥滑”比喻人生的艰辛。
- 拟人:如“残花暗约”赋予花朵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具有较强的对仗工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惘,主题围绕着生命的无常和情感的纠葛展开,情感基调沉郁而又深刻。
意象分析:
- 细雨:象征着春天的温柔与即将结束的哀愁。
- 残花:代表着过去的美好与即将消逝的事物。
- 黄莺: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泥滑:象征着生活的艰难与重负。
- 海棠:代表着美好而脆弱的生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细雨欲收”意味着什么? A) 雨停了
B) 雨还在下
C) 雨快要停止
D) 暴风雨来临 -
“残花暗约莺留”中的“暗约”主要指什么? A) 明确的约定
B) 无声的约定
C) 书面的约定
D) 公开的约定 -
诗中提到的“泥滑难将旧恨”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释怀
B) 怀念
C) 无奈
D) 兴奋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春夜喜雨》
- 苏轼《赤壁赋》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春天的留恋与感伤,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
- 杜甫《春夜喜雨》:描绘了春雨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情感基调更为积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