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 其一》

时间: 2025-02-04 15:44:56

游侠好,结客过邯郸。

孔雀罗裙擎玉盌,鹅儿锦帕覆雕鞍。

骑出万人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侠好,结客过邯郸。
孔雀罗裙擎玉盌,
鹅儿锦帕覆雕鞍。
骑出万人看。

白话文翻译:

游侠真好,结识朋友过邯郸。
她身穿孔雀羽毛的罗裙,手中捧着玉制的碗,
头上覆着鹅毛的锦帕,装饰着雕刻华丽的鞍子。
骑马出行,吸引了万众瞩目。

注释:

  • 游侠:指的是游荡的侠客,通常是侠义之士,游走于各地。
  • 邯郸:古代地名,今河北邯郸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
  • 孔雀罗裙:用孔雀羽毛做的裙子,象征华丽与美丽。
  • 玉盌:玉制的碗,象征高贵。
  • 锦帕:用锦缎做的头巾,形状类似围巾,装饰华丽。
  • 雕鞍:雕刻精美的马鞍,象征骑马者的身份与地位。
  • 万人看:形容骑出时引起众人的注目。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文廷式(约 1700-1753),字子明,号云溪,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其清新流畅的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与人情世态,尤以《望江南》系列最为人熟知。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风气较为开放的时期,游侠文化盛行,追求自由与个性的表达。时人对游侠的赞美与羡慕,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豪放洒脱生活方式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望江南 其一》是一首描写游侠生活的诗,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游侠的豪情与洒脱。开篇以“游侠好,结客过邯郸”引入,迅速勾勒出游侠与朋友交往的情景,表达了对这种自由生活的赞美。接着,诗人描写了游侠的打扮,孔雀罗裙、玉盌、锦帕及雕鞍,诸多细节展现了游侠的风采,也暗示了他们非凡的身份与地位。这些华丽的装饰不仅提升了游侠的形象,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美与豪华的追求。最后一句“骑出万人看”更是将游侠的魅力推向高潮,既有一种自豪感,也体现出游侠生活的孤独与向往。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真实再现了游侠的风采与精神,表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游侠好,结客过邯郸:游侠生活充满魅力,结交朋友的场景让人向往。
  2. 孔雀罗裙擎玉盌:游侠的打扮华美,象征着高贵和美丽。
  3. 鹅儿锦帕覆雕鞍:装饰品细腻华丽,体现了游侠的身世与风度。
  4. 骑出万人看:骑马出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表现了游侠的风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孔雀罗裙擎玉盌,鹅儿锦帕覆雕鞍”,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游侠的衣着与装饰象征着他们的身份与个性,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游侠生活的赞美,表现了对自由、豪放的向往,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游侠精神的崇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侠:象征自由与豪放。
  • 孔雀罗裙:美丽与华贵。
  • 玉盌:高贵与优雅。
  • 雕鞍:身份与地位的象征。
  • 万人:众人的瞩目与关注,体现了游侠的魅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游侠”指的是哪类人?

    • A. 学者
    • B. 侠客
    • C. 商人
    • D. 农民
  2. 诗中“孔雀罗裙”象征什么?

    • A. 贪婪
    • B. 美丽与华贵
    • C. 贫穷
    • D. 毅力
  3. “骑出万人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孤独
    • B. 自豪与骄傲
    • C. 悲伤
    •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侠客行》:同样描绘了游侠的生活与精神。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表现了对游侠精神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比较文廷式的《望江南 其一》与李白的《侠客行》,前者更注重对游侠外在形象的描绘,而后者则更强调游侠的内心世界与豪情壮志,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文廷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