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
时间: 2025-01-24 13:45: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十一首 其十
作者: 李慈铭
瘦年前度,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
小试灯屏围绛蜡,照遍梅花如雪。
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卌载填词客。
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
漫道铸错郎潜,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
同辈少年偏见爱,来作灵均生日。
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绰约依人立。
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
白话文翻译
在瘦年的岁月里,喜悦的冬天温暖回归,春风催促着万物复苏。
灯笼下试着点燃红蜡烛,照亮了满地如雪的梅花。
白发苍苍的我,旁边的儿童指指点点,四十年如一日,仍有填词的客人。
那个人依然在,东方的游戏仍然热闹。
人们漫谈铸错的郎潜,三朝的京城,几次醉卧在花下月光之中。
同辈的少年们偏爱嫉妒,来庆祝灵均的生日。
更让我高兴的是,在酒席上,一枝瑶树,曼妙地依偎在人旁。
嘲笑那位年老的老者,紫色的衣裳骄傲地吹着笛子。
注释
- 瘦年:指的是瘦弱的年份,可能暗指“穷年”或艰难的时光。
- 冬暄:冬天的温暖。
- 灯屏围绛蜡:用灯屏围住红色的蜡烛。
- 梅花如雪:梅花的洁白如同雪花。
- 庞眉:形容头发花白,眉毛也白。
- 卌载:四十年。
- 斯人犹在:那个人依然存在,可能指代某位友人。
- 铸错郎:可能指某个传说中的人物。
- 灵均:指的是古代诗人,可能是李白的别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慈铭(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词曲,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情感真挚,常以个人经历为背景,表达对人生、岁月的感慨。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慈铭的晚年,反映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思考和对往昔岁月的追忆。诗中描绘了冬春交替的景象,以及与友人的欢聚,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体现了清代文人的情怀。
诗歌鉴赏
本诗在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际情感方面,运用细腻的笔触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开篇以“瘦年前度”引入,既有历史的厚重感,又有诗人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灯笼和蜡烛的描写,不仅营造了温暖的氛围,也象征着生活的继续和希望。梅花的意象则凸显了诗人内心的洁白与纯净,似乎在回忆往昔的同时,依然能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在人物描写上,诗人用“儿童指点”来展现生活的变迁,四十载的填词生涯仿佛在一瞬间被重温,表达了对岁月的感慨。诗中提到的“东方游戏”,可以理解为对文人雅集的回忆,体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最后,诗的结尾以对老者的嘲笑,既是对岁月无情的调侃,也是对生命活力的赞美,传达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瘦年前度:指艰难的岁月,开篇即引入诗人的情感基调。
- 喜冬暄回暖春风催律:描绘春天的来临,带来温暖和希望。
- 小试灯屏围绛蜡:展现节日氛围,热闹温馨的场景。
- 照遍梅花如雪:梅花的美丽与洁白,象征纯洁的情感。
- 白发庞眉,儿童指点:对比老年与童年的无邪,体现岁月的流逝。
- 卌载填词客:四十年的诗词生涯,表达诗人对创作的坚持。
- 斯人犹在,东方游戏还剧:怀念过去的朋友与美好时光。
- 漫道铸错郎潜:引入历史人物,增添了诗的文化内涵。
- 三朝京辇,几醉闲花月:描绘醉酒后的美好记忆。
- 同辈少年偏见爱:对年轻人的嫉妒与羡慕,体现人际关系的复杂性。
- 更喜尊前,一枝瑶树:盛赞生命中的美好瞬间。
- 笑它坡老,紫裘夸煞吹笛:以幽默的方式看待年老,展示了诗人乐观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梅花如雪”比喻梅花的洁白,增强了视觉效果;“笑它坡老”通过幽默描绘,增强了情感的亲切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生命的流逝与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岁月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纯洁,常用于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
- 灯笼和蜡烛:象征温暖与希望,表现节日的氛围。
- 白发:代表岁月的流逝,体现人生的无常。
- 佳人:诗中提到的“绰约依人立”,象征美好与温馨的情感连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慈铭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A. 宋代
B. 明代
C. 清代
D. 唐代 -
诗中提到的“东方游戏”指的是什么?
A. 传统节日
B. 文人雅集
C. 诗词创作
D. 个人生活 -
“笑它坡老”表达了诗人对老年人的什么态度?
A. 尊敬
B. 嘲讽
C. 同情
D. 无所谓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同样展现了对历史的感慨与人生的哲理。
- 杜甫的《春望》:反映了对春天与生活的深思,情感真挚。
诗词对比
- 李慈铭与李白的作品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李白的诗更显豪放,而李慈铭则更显细腻与温情。
- 比较《念奴娇》与《登高》:前者侧重于人际关系与生活哲理,后者则更偏向于自然与人生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慈铭研究》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