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其五 送孙无言归黄山,和曹顾庵学士韵》
时间: 2025-01-11 17:50:3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 其五 送孙无言归黄山
作者: 董俞
吾虽未见,想其人孤峭其诗幽绝。
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壮心如铁。
高卧芜城,桃花春雨,啼破黄鹂舌。
请君试看,道傍多少危辙。
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别。
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烟霞肠热。
驱犊晴畦,捞虾暝渚,莫叹生涯拙。
他时相访,共餐芝草岩雪。
白话文翻译
虽然我没有见过你,但我想象你是那样孤高峭拔,你的诗歌又是那么幽深绝伦。
我曾踏遍江南江北的路,心中豪情壮志如同铁石一般坚定。
我高卧在芜城,桃花在春雨中绽放,啼鸣的黄鹂打破了宁静的舌音。
请你看看,路旁有多少危险的轶事。
回望那三十二峰,峰峰奇特而陡峭,早已与我分别多年。
石上浮现出丹灶,烟霞缭绕,令人心潮澎湃。
驱着小牛在晴朗的田畦,捞着虾在黄昏的水边,不必叹息生活的拙劣。
希望有一天相聚,我们一起享用岩雪和芝草的美味。
注释
- 孤峭:指高傲且陡峭,形容人的气质或诗歌的格调。
- 幽绝:形容诗歌的内容深邃而独特。
- 雷洛:可能指雷公或洛神,象征着豪情壮志。
- 芜城:指无花草木的城市,可能是对现实的隐喻。
- 危辙:指路旁的危险,隐喻生活的艰难。
- 三十二峰:黄山的著名山峰,象征着自然的壮丽与远离。
- 丹灶:道教炼丹的灶,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
- 芝草:指灵芝,象征长生不老的美好愿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董俞是清代的诗人,以其清新、高远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送别友人孙无言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黄山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传达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 其五》展现了董俞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全诗开头以“吾虽未见”开篇,直接表明了对友人孙无言的情感,前半部分通过对友人诗歌风格的想象,体现出一种理想化的崇高感。接着,诗人以“踏遍江南江北路”自述行踪,表达了自己追求壮志凌云的心态。这里的“雷洛壮心如铁”不仅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的执着,也暗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感。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回忆起黄山的美景,特别是“三十二峰”的描绘,更是表现出他对大自然的敬仰与热爱。石上浮现的丹灶与烟霞,象征着道教的追求,暗示出诗人对超脱世俗的渴望。最后,诗人以“莫叹生涯拙”来安慰自己和友人,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期待未来的相聚,共同分享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又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高远的情怀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虽未见,想其人孤峭其诗幽绝。”:表达对友人的想象与崇敬,认为他的诗歌孤高而深邃。
- “踏遍江南江北路,雷洛壮心如铁。”:描绘自己行走的经历和坚定的豪情。
- “高卧芜城,桃花春雨,啼破黄鹂舌。”: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
- “请君试看,道傍多少危辙。”:引导友人关注生活中潜藏的危险与艰辛。
- “回望三十二峰,峰峰奇削,已作多年别。”:对黄山的美丽景观的怀念,表达出与自然的深厚情感。
- “石上浮邱丹灶在,不禁烟霞肠热。”:神秘的道教意象,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向往。
- “驱犊晴畦,捞虾暝渚,莫叹生涯拙。”:以田园生活作为结尾,展现出一种豁达的生活态度。
- “他时相访,共餐芝草岩雪。”:期待与友人相聚,共享美好时光,表现出深厚的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孤峭”比喻成友人的气质,形象生动。
- 对仗:如“桃花春雨”与“啼破黄鹂舌”,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意象:通过自然景观的描写,营造出诗人的情感氛围。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超脱,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心灵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峭:象征高洁不群的品格。
- 幽绝:象征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 春雨:象征生命与希望。
- 三十二峰: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永恒。
- 丹灶:道教的象征,代表追求理想与长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雷洛”象征什么?
- A. 自然风光
- B. 豪情壮志
- C. 友人的思念
- D. 田园生活
-
“莫叹生涯拙”的意思是?
- A. 不要抱怨生活的困难
- B. 生活是美好的
- C. 生活充满希望
- D. 生活要追求理想
答案:1. B;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苏轼《水调歌头》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董俞与李白的作品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李白的豪放与董俞的清新形成鲜明对比,李白更注重个人的豪情壮志,而董俞则更强调自然与友情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人作品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