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长歌意无极,好为老夫听”为韵奉别沔鄂亲友十首 其七》

时间: 2025-02-04 15:40:33

中郎游千霜,曲高复谁为。

庞翁趣无弦,郑伯功斲鼻。

春风桃花溪,寒渌绕苍翠。

何当从两君,放浪计幽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中郎游千霜,曲高复谁为。
庞翁趣无弦,郑伯功斲鼻。
春风桃花溪,寒渌绕苍翠。
何当从两君,放浪计幽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可以这样理解:
中郎(指刘向)在千霜之中游历,谁又能为他的高歌伴奏呢?庞翁(庞涓)虽然有趣,但却没有乐器,郑伯(郑国的国君)虽有功名,却被人斩了鼻子。春风吹拂桃花溪,寒水环绕着苍翠的山林。何时我能跟随你们两位,放浪形骸,共同策划幽静的事呢?

注释:

  1. 中郎:古代对一些年轻官员的称呼,这里指刘向,他在诗中有着高远的理想与抱负。
  2. 千霜:形容经历了无数的风霜,指时间久远。
  3. 庞翁:庞涓,春秋时期的人物,且无乐器象征着缺乏伴奏。
  4. 郑伯:郑国的国君,指郑庄公,因其过于自负而遭致失败。
  5. 桃花溪:春天桃花盛开的小河,象征美好的自然景象。
  6. 寒渌:指清冷的溪水,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姜夔(约1155-1221),字尧臣,号白石道人,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对人生的感悟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姜夔与亲友别离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的眷恋与对人生自由洒脱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语言上清新流畅,意境深远。开篇以“中郎游千霜”引出主人公的孤独与高远,接着用“曲高复谁为”表达了对理想追求的无奈与孤独感。通过对庞翁与郑伯的描绘,诗人悬念了名利与趣味的对比,进而引发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诗的后半部分则转向对春天美好自然的描绘,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世外桃源的追求。最后一句,“何当从两君,放浪计幽事”,则是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渴望,充满了洒脱与无拘无束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中郎游千霜”:表现主人公在经受时间的考验,经历了许多事情。
  • “曲高复谁为”:高歌无人伴奏,强调孤独与理想的难以实现。
  • “庞翁趣无弦”:庞涓虽有趣味,但缺乏乐器,暗示才能无法施展。
  • “郑伯功斲鼻”:郑伯虽然有功名,但遭遇失败,提醒人们名利的虚幻。
  • “春风桃花溪”:转入自然的美好,展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 “寒渌绕苍翠”:描绘幽静的环境,营造出一种淡雅的气氛。
  • “何当从两君”:向往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风桃花溪,寒渌绕苍翠”,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细腻观察。
  • 比喻:用庞翁、郑伯的故事来反映人生理想与现实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情感真挚自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中郎:象征理想与追求。
  • 曲高:代表高远的志向与孤独。
  • 桃花溪: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生命的活力。
  • 寒渌:代表宁静与幽静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中郎游千霜”中的“中郎”指的是谁?
    A. 刘向
    B. 庞涓
    C. 郑伯
    D. 姜夔

  2. 诗中提到的“庞翁”缺少什么?
    A. 乐器
    B. 朋友
    C. 自由
    D. 理想

  3. “春风桃花溪”中,“桃花”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希望
    B. 失落与孤独
    C. 名利与权利
    D. 时间的流逝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姜夔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两者都展现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前者较为豪放,后者则更显细腻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姜夔诗词集》
  • 《宋代诗词概论》

通过这些分析与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姜夔的这首诗及其背后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