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许深父 其一》

时间: 2025-01-11 12:00:57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支邛竹听鸣泉。

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许深父 其一 张栻 〔宋代〕

日日经行只小园,静支邛竹听鸣泉。 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

白话文翻译:

每天只在小小的园子里行走,静静地倚着邛竹聆听泉水的声音。 此刻的心情有谁能共同分享,在素白的墙壁上题写的诗篇是第几篇呢?

注释:

  • 经行:行走。
  • 邛竹:一种竹子,此处可能指用邛竹制成的手杖。
  • 鸣泉:流动的泉水发出的声音。
  • 素壁:白色的墙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对友人许深父的和诗,表达了自己在静谧的小园中独处的感受,以及对友人分享心事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诗人在小园中的宁静生活。首句“日日经行只小园”,表明诗人日常生活的范围局限在小小的园子中,这种局限性反而带来了一种宁静和专注。第二句“静支邛竹听鸣泉”,通过“静支”和“听”两个动作,传达了诗人对自然声音的敏感和欣赏,以及内心的平和。后两句“此时心事何人共,素壁题诗第几篇”,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同时也展现了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和记录自己情感的习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日日”和“只”强调了诗人生活的简单和重复,以及对小园的依赖。
  • 第二句:“静支邛竹”描绘了诗人静态的形象,“听鸣泉”则是一种动态的享受,两者结合,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
  • 第三句:“此时心事何人共”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寻求理解的愿望。
  • 第四句:“素壁题诗第几篇”则是诗人通过诗歌来抒发情感的具体行为,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创作的连续性和习惯。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日日”与“只”,“静支”与“听”。
  • 意象:通过“邛竹”和“鸣泉”等自然意象,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在简单生活中的宁静和对交流的渴望,以及通过诗歌来表达和记录情感的习惯。

意象分析:

  • 邛竹:象征着诗人的手杖,也可能是诗人静坐时的依靠,代表着诗人的生活状态。
  • 鸣泉:流动的泉水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声音和生命的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静支邛竹听鸣泉”中的“邛竹”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竹子 B. 一种手杖 C. 一种乐器 D. 一种植物 答案:B

  2. 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愤怒 D. 悲伤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次韵许深父 其一》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孤独和对交流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栻诗歌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