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益阳清修寺 张栻 〔宋代〕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白话文翻译:
山峰的形状像香炉一样直立,溪流在峡谷中潺潺流淌。 这里竟然有一座寺庙,可以称之为小庐山。 古老的树木遍布山崖之上,孤独的亭子坐落在万竹之间。 明天我将询问前行的路,回首望去,白云悠闲地飘荡。
注释:
- 峰势香炉直:形容山峰直立,形状像香炉。
- 溪流峡水潺:溪水在峡谷中流动,发出潺潺声。
- 兰若:指寺庙。
- 小庐山:比喻清修寺的景色美丽,如同庐山。
- 老木千崖表:古老的树木遍布山崖之上。
- 孤亭万竹间:孤独的亭子坐落在茂密的竹林之间。
- 明朝问征路:明天我将询问前行的路。
- 回首白云闲:回首望去,白云悠闲地飘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理学思想,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益阳清修寺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旅途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是张栻在游览益阳清修寺时所作,通过对寺庙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益阳清修寺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思考。诗中,“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描绘了山峰和溪流的壮丽景色,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和听觉感受。“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则通过比喻,将清修寺的美景与著名的庐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寺庙景色的高度赞美。后两句“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古木和亭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最后两句“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则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峰势香炉直:通过比喻,将山峰的形状比作香炉,形象生动。
- 溪流峡水潺:描绘溪水在峡谷中流动的声音,给人以听觉感受。
- 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通过比喻,将清修寺的美景与庐山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寺庙景色的高度赞美。
- 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描绘寺庙周围的古木和亭子,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古朴的氛围。
- 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表达了诗人对旅途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展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峰势香炉直”和“唤作小庐山”,通过比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峰和寺庙的景色。
- 拟人:如“回首白云闲”,将白云拟人化,赋予其悠闲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益阳清修寺周围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旅途的思考。诗中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情怀,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峰势:山峰的形状。
- 香炉:比喻山峰的形状。
- 溪流:溪水。
- 峡水:峡谷中的水。
- 兰若:寺庙。
- 小庐山:比喻清修寺的景色。
- 老木:古老的树木。
- 千崖表:遍布山崖之上。
- 孤亭:孤独的亭子。
- 万竹间:茂密的竹林之间。
- 白云闲:悠闲的白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峰势香炉直”中的“香炉”是指什么? A. 香炉形状的山峰 B. 真正的香炉 C. 香炉形状的亭子 答案:A
-
诗中“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中的“兰若”是指什么? A. 寺庙 B. 山峰 C. 亭子 答案:A
-
诗中“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旅途的担忧 B. 对未来的展望 C.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益阳清修寺》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旅途的思考,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
- 《张栻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