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时间: 2025-01-11 14:54:02

阴阴松竹景自转,午枕无人到北窗。

何许狂风来动地,梦回波浪汹春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张栻 〔宋代〕

阴阴松竹景自转, 午枕无人到北窗。 何许狂风来动地, 梦回波浪汹春江。

白话文翻译:

松竹的影子在阴暗中自行转动, 午睡时北窗无人打扰。 不知何处来的狂风震撼大地, 梦醒时春江波浪汹涌。

注释:

  • 阴阴:形容光线暗淡。
  • 松竹:常用来象征坚韧和长寿。
  • 景自转:指影子随着时间移动而变化。
  • 午枕:午睡时的枕头。
  • 无人到北窗:形容安静,无人打扰。
  • 何许:何处。
  • 狂风:猛烈的风。
  • 动地:震撼大地。
  • 梦回:梦醒。
  • 波浪汹春江:春江上的波浪汹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1180),字敬夫,号南轩,南宋文学家、哲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文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在城南书院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感受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松竹、狂风、春江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动荡。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午后的场景,通过对松竹影子的自然转动和北窗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对狂风和春江波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阴阴松竹景自转:诗人观察到松竹的影子在暗淡的光线下自行转动,这里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自然的恒常变化。
  2. 午枕无人到北窗:午睡时北窗无人打扰,这里表现了诗人的宁静和孤独。
  3. 何许狂风来动地:不知何处来的狂风震撼大地,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4. 梦回波浪汹春江:梦醒时春江波浪汹涌,这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冲突。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松竹影子的转动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狂风被赋予了震撼大地的力量,春江波浪被赋予了汹涌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内心动荡的感受。诗中的松竹、狂风、春江等意象,既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意象分析:

  • 松竹:象征坚韧和长寿,也代表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狂风:象征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 春江:象征内心的激情和冲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阴阴松竹景自转”描绘了什么? A. 松竹的影子在暗淡的光线下自行转动 B. 松竹在风中摇曳 C. 松竹在阳光下生长 D. 松竹在雨中静立

  2. 诗中的“午枕无人到北窗”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孤独 B. 诗人的忙碌 C. 诗人的快乐 D. 诗人的悲伤

  3. 诗中的“何许狂风来动地”表现了什么? A. 诗人的平静 B. 诗人的动荡 C. 诗人的喜悦 D. 诗人的满足

  4. 诗中的“梦回波浪汹春江”象征了什么? A. 诗人的宁静 B. 诗人的激情 C. 诗人的悲伤 D. 诗人的满足

答案:1. A 2. A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观书有感》: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 吕祖谦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通过对秋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张栻的《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与朱熹的《观书有感》: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栻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内心的动荡和不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栻的生平和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