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珠积翠》

时间: 2025-01-10 23:13:19

山似圆珠浴碧□,淩空□□□□□。

一番雨过青堪掬,四际烟收翠作团。

障月□□迷鹤梦,停云爽气逼人寒。

悬知绝顶多梧竹,欲借秋风翔凤鸾。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山似圆珠浴碧,淩空。一番雨过青堪掬,四际烟收翠作团。障月迷鹤梦,停云爽气逼人寒。悬知绝顶多梧竹,欲借秋风翔凤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雨后清新的大山,宛如圆珠般沐浴在碧绿的光辉中,傲然挺立于空中。经过一场雨,青色的山峦显得更加丰盈,四周的烟雾散去,形成了一片翠绿的团块。遮挡明月的云雾让飞翔的仙鹤产生了迷梦,停留的云朵带来的爽气让人感到阵阵寒意。悬崖峭壁之上,常常可以见到梧桐和竹子,想要借着秋风,展翅高飞如凤和鸾。

注释:

  1. 圆珠:形容山的外形,似圆珠般光滑。
  2. 淩空:高耸入云,悬空而立。
  3. :用手捧起,这里形容雨水的清新和青色的浓郁。
  4. 障月:遮挡明月,形容云层的厚重。
  5. 鹤梦:指仙鹤的梦境,传达一种梦幻的意境。
  6. 逼人寒:形容气候的清凉,使人感到寒冷。

典故解析:

“凤鸾”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高贵和美丽,常用来形容出类拔萃的事物。诗中提到的“绝顶多梧竹”,梧桐是凤凰栖息之树,暗含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侯世勋,明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侯世勋对自然美景的深刻观察之后,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歌鉴赏:

《圆珠积翠》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山水诗,其作者侯世勋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雨后青山的清新与秀丽。诗的开头用“山似圆珠”形象地描绘了山的形态,仿佛在说这山是大自然的瑰宝;而“淩空”则强调了山的高耸,给人一种宏伟的视角。

接下来的描写,诗人通过“雨过青堪掬”展现了雨后的清新,山的颜色愈发浓烈,仿佛可以用手捧起。而“四际烟收翠作团”则将四周的景色结合起来,给人一种整体感,形成了一个和谐的自然景观。

在意境的营造上,诗中“障月迷鹤梦”便是对自然与人心的交融,云层遮挡明月,使得在山中飞翔的鹤产生了梦幻般的迷失,象征着人对理想与现实的追寻。最后,“欲借秋风翔凤鸾”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渴望能借助自然的力量,展翅高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山似圆珠浴碧,淩空:山如圆珠般浸泡在碧蓝的天空中,给人一种清澈、明亮的感觉。
    • 一番雨过青堪掬:经过一场雨,山峦的青色显得格外丰盈,仿佛可以用手捧起。
    • 四际烟收翠作团:四周的雾霭散去,形成了一片翠绿的团块,展现了自然的美丽。
    • 障月迷鹤梦:云层遮挡了明月,使得飞翔的仙鹤产生迷梦,描绘了梦幻的意象。
    • 停云爽气逼人寒:停滞的云朵带来的清凉气息,让人感受到了阵阵寒意。
    • 悬知绝顶多梧竹:在山顶,可以见到许多梧桐和竹子,象征着高洁和坚韧。
    • 欲借秋风翔凤鸾:希望能借助秋风,像凤凰和鸾鸟一样展翅高飞,表达了追求自由与理想的愿望。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比作圆珠,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障月迷鹤梦”赋予自然以人类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诗中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意象分析:

  1. 圆珠:象征圆满与美好,寓意自然的和谐。
  2. 青山:代表着生命力与希望。
  3. 明月:象征梦想与理想。
  4. 梧竹:象征高洁与坚韧,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5. 凤鸾:代表高贵与美丽,象征着追求理想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山似圆珠浴碧”中的“圆珠”比喻了什么?

    • A. 水的清澈
    • B. 山的形态
    • C. 天空的颜色
    • D. 云的形状
  2. 填空题:诗中提到“欲借秋风翔__”,填写缺失的词语。

  3. 判断题:诗中“障月迷鹤梦”表达了对现实的迷失。(对/错)

答案:

  1. B
  2. 凤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早发白帝城》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侯世勋的《圆珠积翠》更注重细腻的景色描绘,而王维则更侧重于内心的沉静与思考。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理解与赏析》
  • 《山水诗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