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俞秀老》

时间: 2025-02-04 16:28:54

洒扫东庵置一床,於君独觉故情长。

有言未必输摩诘,无法何曾泥饮光。

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

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洒扫东庵置一床,於君独觉故情长。
有言未必输摩诘,无法何曾泥饮光。
天壤此身知共弊,江湖他日要相忘。
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

白话文翻译:

我在东边的小庵里打扫,摆上一张床,
对你而言,我独自感到那种旧情愈加悠长。
有人说我的诗未必会输给摩诘,
但我又怎能在这种无形的境况中沉迷于那遥远的光辉呢?
在天地之间,我的身躯同样知道这种困乏,
将来在江湖上我们终将相忘。
我仍然贪恋那半句偈语归来思索,
却又害怕提及桓公而妄自揣测。

注释:

字词注释:

  • 洒扫:指清扫、打理。
  • 东庵:指东边的小庙或房屋。
  • 故情:旧时的情谊或感情。
  • 摩诘:指王维,著名的唐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著称。
  • 泥饮:沉迷于某种状态,无法自拔。
  • 天壤:指天地之间。
  • 共弊:共同的困境。
  • 江湖:指社会,流浪生活。
  • 桓公:指春秋时期的桓公,常用作比喻。

典故解析:

  • 摩诘:王维的号,有“摩诘”之称,诗歌多以山水自然见长。
  • 桓公:春秋时期的齐国国君,常被用于指代历史上的人物或事件,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王安石主张变法,提倡文学的现实主义,作品多以政治、经济和社会为主题,风格清新自然,具有深刻的社会关怀。

创作背景: 《酬俞秀老》作于王安石晚年,反映了他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此时的他经历了许多政治风波,内心的孤独与对故友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诗中流露出浓厚的个人情感。

诗歌鉴赏:

《酬俞秀老》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自己在东庵的清扫、安放一张床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情感的追忆。开篇以“洒扫东庵置一床”引入,简单而富有生活气息,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於君独觉故情长”,这句极具感情的表达,让人感受到友谊的深厚和时间的流逝。

“有言未必输摩诘”,诗人自谦地提及王维,表明自己对诗歌的追求与对友人的尊重,同时也隐含着对自身创作的思考。接下来的“无法何曾泥饮光”,更是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迷茫,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天壤此身知共弊”,诗人意识到自己在世间的困顿,而“江湖他日要相忘”则展现了对未来的无奈与释然。最后几句“犹贪半偈归思索,却恐提桓妄揣量”,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显露无遗,让整首诗在平和的基调中透出深刻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友情、人生及自我价值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洒扫东庵置一床:描绘了诗人清扫小庵、安放床铺的场景,表现了宁静的生活氛围。
  • 於君独觉故情长: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情感愈发浓烈。
  • 有言未必输摩诘:自谦之辞,提及王维,反映了对文学的认同和追求。
  • 无法何曾泥饮光:探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天壤此身知共弊:表达对人生困境的认识,感受到生活的艰辛。
  • 江湖他日要相忘:对未来的感慨,暗示人与人之间的疏离。
  • 犹贪半偈归思索:对往昔的思念和对生活的反思。
  • 却恐提桓妄揣量: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现出对自身想法的犹豫与不安。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泥饮光”比喻沉迷于理想或美好事物。
  • 对仗:如“洒扫东庵”与“於君独觉”,展现诗歌的音韵美。
  • 拟人:将身躯与天地之间的感受人性化,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情的追忆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生的无奈与释然,表现出一种哲理性的忧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东庵:象征宁静的内心世界,反映诗人的生活状态。
  • :象征归属感和温暖的情谊。
  • 江湖:象征社会的无常与人际关系的疏远。
  • :象征理想与追求的美好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酬俞秀老》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王安石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摩诘”是指:

    • A. 李白
    • B. 王维
    • C. 孟浩然
    • D. 杜甫
  3. 诗中“江湖他日要相忘”的意思是:

    • A. 将来会重聚
    • B. 未来会彼此忘记
    • C. 会常常想起对方
    • D. 生活会变得美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 vs 王安石:王维的山水诗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而王安石则在友情与人生哲理上有更深刻的探索。
  • 王安石 vs 杜甫:王安石的诗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而杜甫则更关注社会现实与民生疾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王安石集》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