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经臣富顺寺丞》

时间: 2025-04-27 09:17:26

故人为县楚江边,海角犹闻政事传。

万井已安如赤子,一麾今去上青天。

应开醉眼酴醾下,莫起归心杜宇前。

报主代亲俱有地,几人忠孝似君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经臣富顺寺丞
王安石

故人为县楚江边,
海角犹闻政事传。
万井已安如赤子,
一麾今去上青天。
应开醉眼酴醾下,
莫起归心杜宇前。
报主代亲俱有地,
几人忠孝似君全。

白话文翻译

这位故人任职于楚江边的县城,
即使在海角的尽头,也能听到他治理的消息。
万户人家已经安宁,犹如刚出生的婴儿,
他一挥手便要去往高空青天。
应该要在酒中开怀畅饮,
不要在杜鹃前起归心。
报答君主和亲人都能得到土地,
但有几人能像您一样忠诚和孝顺呢?

注释

  • 楚江:指楚地的江河,诗中为故人所任职的地方。
  • 海角:指遥远的地方,暗指消息传播的广泛。
  • 万井已安:形容万家安定,生活安宁。
  • 赤子:比喻纯真无邪的婴儿,意指安宁状态。
  • 一麾:一挥手,形象地表达了故人的离去。
  • 醉眼酴醾:醉酒的状态,表达放松和欢快的情绪。
  • 杜宇:杜鹃鸟,古代诗中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乡。
  • 忠孝:指对君主和父母的忠诚与孝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推行新法,致力于改革和政治创新。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常体现出对社会和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送经臣富顺寺丞》作于王安石任职期间,诗中表达了对故人的惜别之情,反映出当时政治环境中对忠诚和责任的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表达情感上非常细腻,王安石通过对故人的送别,展现了他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首联以“故人为县楚江边”开篇,点明了送别的对象和地点,紧接着“海角犹闻政事传”则表现了故人在治理地方上的成就和声名远播。接下来的“万井已安如赤子”,用赤子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安定、生活安宁的状态,反映出故人的治理之功。

诗的下半部分转向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劝诫,“应开醉眼酴醾下,莫起归心杜宇前”,表达了对友人放下忧虑、尽情享受当下的期盼,反映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同时,最后两句通过对忠孝的强调,引出了对故人品德的赞美,突显出友人的高尚情操。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意蕴深厚,既有送别的伤感,又充满了对友人的尊重与祝福,展现了王安石的深厚人文关怀与对友谊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故人为县楚江边:提到故人任职的地点,设定了场景。
  2. 海角犹闻政事传:故人的治理事迹传播甚广,表现了其影响力。
  3. 万井已安如赤子:比喻社会安宁,百姓生活安定。
  4. 一麾今去上青天:故人即将离去,象征着志向和追求。
  5. 应开醉眼酴醾下:劝诫友人要尽情享受当下,放松心情。
  6. 莫起归心杜宇前:不要因思乡而感到忧伤,杜鹃常被视为思乡之鸟。
  7. 报主代亲俱有地:强调忠诚与责任的回报,提到土地的给予。
  8. 几人忠孝似君全:感叹如此忠诚和孝顺的人实在少见。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万井已安如赤子”,用赤子比喻安宁的状态。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象征:杜鹃鸟象征着思乡与离别。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友谊、忠诚与责任展开,表达了对故人离去的惋惜和对其品德的钦佩,体现了王安石对理想政治与人文关怀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楚江:象征着故人的地方与责任。
  • 赤子:象征着社会的安宁与纯洁。
  • 青天:象征着理想与追求的高远。
  • 杜宇:象征着离别与思乡之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王安石在诗中提到的楚江是指哪个地方?

    • A. 长江
    • B. 楚地的江河
    • C. 黄河
  2. “莫起归心杜宇前”中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植物
    • B. 一种鸟
    • C. 一种乐器
  3. “万井已安如赤子”中“赤子”比喻的是?

    • A. 幼儿
    • B. 社会的安宁
    • C. 忠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送别》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主要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虽有悲伤但其中更多的是豪情与壮志,王安石的《送经臣富顺寺丞》则更强调责任与忠诚,使得情感更加沉重和深刻。

参考资料

  1. 《王安石诗文选》
  2. 《宋代文学研究》
  3.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