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时间: 2025-01-29 18:49:3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月夜阻风,泊舟太湖石塘南头四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到得松江每不欣,何曾晴快遇清真。
此行作意追胜境,入夜阻风还闷人。
万里青天一轮月,三更雪浪太湖春。
若教白日来经此,不见新熔万顷银。
白话文翻译:
每次到松江我总是感觉不愉快,什么时候能在晴好的天气里享受这清新的景色呢?
这次旅行本想追寻美好的风景,没想到入夜时风阻碍了航行,心中感到十分郁闷。
在广阔的蓝天之下,一轮明月高悬,夜深时,湖面波浪如雪般洁白,春意盎然。
如果白天能够经过这里,绝对看不到这新熔化的万顷银色湖面。
注释:
- 松江:指今上海松江区,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水乡。
- 清真:形容景色清新明净。
- 阻风:指风势阻挡,影响航行。
- 万里青天:形容天空广阔、晴朗。
- 雪浪:形容湖面波浪的洁白如雪。
- 新熔万顷银:形容湖面在月光下闪烁如银,形象生动。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旅途不顺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是南宋著名诗人,号诚斋,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 创作背景: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可能是在游历太湖时写下,表达了他在自然美景中的感受以及旅途的烦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风光的深刻体悟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一开始,诗人表达了对松江的失望,似乎每到此地总有不快之感,反映了他对理想景色的渴望。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夜空和湖面,描绘出万里青天和明月的壮丽景象,以及湖面如雪浪般的春意,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氛围。最后一句则以“白日”作对比,强调了夜晚的美丽和白天的平常,展现了诗人对夜景的独特欣赏。整体来看,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具有深刻的情感和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到得松江每不欣——每次到松江我总是感到不愉快。
- 何曾晴快遇清真——什么时候能在晴好的天气里享受这清新的景色呢?
- 此行作意追胜境——这次旅行本想追寻美好的风景。
- 入夜阻风还闷人——没想到入夜时风阻碍了航行,心中感到郁闷。
- 万里青天一轮月——在广阔的蓝天之下,一轮明月高悬。
- 三更雪浪太湖春——夜深时,湖面波浪如雪般洁白,春意盎然。
- 若教白日来经此——如果白天能够经过这里。
- 不见新熔万顷银——绝对看不到这新熔化的万顷银色湖面。
-
修辞手法:
- 对比:白天与夜晚的对比,强调夜晚的美丽。
- 比喻:将湖面比作“万顷银”,形象生动。
- 排比:使用排比句式增强语气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核心思想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松江:象征着旅途的失落。
- 明月: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 雪浪:象征着湖面的宁静与纯洁。
- 白日:象征着平常生活中的琐碎与单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对松江的感受是怎样的? A. 欣喜
B. 失望
C.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万顷银”指的是什么? A. 湖面在月光下的波光粼粼
B. 田野的白雪
C. 夜空中的星星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对白天的赞美
B. 对夜晚的独特欣赏
C. 对旅行的厌倦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描绘了月夜的宁静与思乡的情感,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杨万里的诗则融合了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与对旅途心境的反思。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