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寄友人》
时间: 2025-01-27 03:2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途中寄友人 罗邺 〔唐代〕 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天的庭院中,我怅然地望着远方,回忆起初次与你分别的情景,那时我们折柳送别,已经过去了十多年。我们有时在深夜的梦中相见,而你寄来的信件大多是一年前的。我带着酒杯坐在花丛外,花儿已经凋谢,我在江边垂钓,柳树也渐渐稀疏。我裁剪好这首诗,托付给千里之外的雁儿,吟诵时怎能不怀念我的家园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怅望:惆怅地望着。
- 折柳:古代送别时常折柳枝以示离别之情。
- 分襟:分别。
- 中夜梦:深夜的梦。
- 携樽:带着酒杯。
- 座外花空老:花丛外的花已经凋谢。
- 垂钓江头:在江边垂钓。
- 柳渐疏:柳树渐渐稀疏。
- 裁得诗:剪裁好诗句。
- 千里雁:指传递书信的雁。
- 吟来宁不忆吾庐:吟诵时怎能不怀念我的家园。
典故解析:
- 折柳:源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象征离别。
- 千里雁:古代传说雁能传书,常用来比喻书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通过自然景物表达情感。此诗可能是罗邺在旅途中思念远方友人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歌创作盛行。诗人可能在旅途中,因思念远方的朋友而写下这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秋天的庭院、折柳、花老、柳疏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中“折柳分襟十载馀”一句,既展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友情的深厚。“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思念之情,通过梦境和书信的交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渴望和无奈。最后两句“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则将情感升华,通过诗句和雁的传递,表达了对家园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秋庭怅望别君初:诗人站在秋天的庭院中,惆怅地望着远方,回忆起初次与友人分别的情景。
- 折柳分襟十载馀:那时我们折柳送别,已经过去了十多年。
- 相见或因中夜梦:我们有时在深夜的梦中相见。
- 寄来多是隔年书:而你寄来的信件大多是一年前的。
- 携樽座外花空老:我带着酒杯坐在花丛外,花儿已经凋谢。
- 垂钓江头柳渐疏:我在江边垂钓,柳树也渐渐稀疏。
- 裁得诗凭千里雁:我裁剪好这首诗,托付给千里之外的雁儿。
- 吟来宁不忆吾庐:吟诵时怎能不怀念我的家园呢?
修辞手法:
- 折柳:象征离别。
- 千里雁:比喻书信。
- 中夜梦:象征思念。
- 花空老、柳渐疏:象征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思念远方的朋友和对过往时光的感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和对家园的思念,展现了友情和乡愁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庭:秋天的庭院,象征着季节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
- 折柳:象征离别和思念。
- 花空老:花儿凋谢,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时光的无情。
- 柳渐疏:柳树稀疏,象征着事物的变迁和岁月的流逝。
- 千里雁:象征书信和传递情感的媒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折柳分襟十载馀”中的“折柳”象征什么? A. 离别 B. 相聚 C. 庆祝 D. 哀悼
- 诗中“相见或因中夜梦”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思念 D. 愤怒
- 诗中“裁得诗凭千里雁”中的“千里雁”比喻什么? A. 书信 B. 飞鸟 C. 旅途 D. 风景
答案:
- A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诗词对比:
- 罗邺《途中寄友人》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但罗邺的诗更多地体现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