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将》

时间: 2025-04-28 22:07:36

马上乘秋欲建勋,飞狐夜斗出师频。

若无紫塞烟尘事,

谁识青楼歌舞人。

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

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边将 罗邺 〔唐代〕 马上乘秋欲建勋,飞狐夜斗出师频。 若无紫塞烟尘事,谁识青楼歌舞人。 战骨沙中金镞在,贺筵花畔玉盘新。 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马背上乘着秋风,渴望建立功勋,夜晚频繁地出兵与敌人战斗。如果没有边塞的战事,谁能认识青楼中的歌舞艺人。战场上的尸骨中,金箭头依然存在,庆祝宴会上,花边的新玉盘闪闪发光。自古以来,边疆的士兵都是这样,只是在朝廷中更容易丧命。

注释: 字词注释:

  • 马上:指在马背上。
  • 乘秋:趁着秋天的时节。
  • 飞狐:指边塞的敌人。
  • 紫塞:指边塞。
  • 烟尘事:指战事。
  • 青楼:指妓院。
  • 歌舞人:指妓女。
  • 战骨:指战死者的遗骨。
  • 金镞:金制的箭头。
  • 贺筵:庆祝的宴会。
  • 玉盘:精美的盘子。
  • 边卒:边疆的士兵。
  • 君门:朝廷。

典故解析:

  • 紫塞:古代指边塞,源自《汉书·地理志》。
  • 青楼:古代妓院的别称,源自《南史·齐高帝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罗邺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涉及边塞生活和战争,风格沉郁悲壮。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唐代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命运,以及他们对功名的渴望和对战争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青楼歌舞艺人的轻松生活,突出了边塞将士的牺牲和无奈。诗中“战骨沙中金镞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不屈,而“贺筵花畔玉盘新”则对比了战后的庆祝和战时的艰辛。最后两句“由来边卒皆如此,只是君门合杀身”,深刻揭示了边塞将士的命运,他们为国家付出了一切,却往往在朝廷中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回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上乘秋欲建勋:诗人表达了自己在马背上乘着秋风,渴望在边塞建立功勋的愿望。
  2. 飞狐夜斗出师频:描述了边塞将士夜晚频繁出兵与敌人战斗的情景。
  3. 若无紫塞烟尘事:如果没有边塞的战事,诗人感叹。
  4. 谁识青楼歌舞人:谁能认识青楼中的歌舞艺人,暗示了边塞将士的牺牲和青楼艺人的轻松生活之间的对比。
  5. 战骨沙中金镞在:战场上的尸骨中,金箭头依然存在,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的残酷。
  6. 贺筵花畔玉盘新:庆祝宴会上,花边的新玉盘闪闪发光,对比了战后的庆祝和战时的艰辛。
  7. 由来边卒皆如此:自古以来,边疆的士兵都是这样,诗人总结。
  8. 只是君门合杀身:只是在朝廷中更容易丧命,深刻揭示了边塞将士的命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边塞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青楼歌舞艺人的轻松生活的对比,突出了边塞将士的牺牲和无奈。
  • 象征:“战骨沙中金镞在”中的“金镞”象征着战争的残酷和将士的不屈。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揭示边塞将士的牺牲和无奈,以及他们在朝廷中的命运。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诗人深刻地表达了边塞将士的悲壮和对功名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马上:象征着边塞将士的英勇和奔波。
  • 飞狐:象征着边塞的敌人。
  • 紫塞:象征着边塞的战事。
  • 青楼:象征着轻松的生活。
  • 战骨:象征着战争的残酷。
  • 金镞:象征着将士的不屈。
  • 贺筵:象征着战后的庆祝。
  • 玉盘:象征着精美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紫塞”指的是什么? A. 边塞 B. 紫色的山 C. 紫色的城墙
  2. “战骨沙中金镞在”中的“金镞”象征着什么? A. 战争的残酷 B. 将士的不屈 C. 精美的生活
  3. 诗中的“青楼”指的是什么? A. 妓院 B. 青色的楼房 C. 青色的山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反映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命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通过登高望远的视角,展现了边塞的壮丽和将士的豪情。

诗词对比:

  • 罗邺的《边将》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反映了边塞将士的生活和命运,但罗邺的诗更加强调了将士的牺牲和无奈,而王昌龄的诗则更加强调了将士的豪情和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罗邺的全部诗作。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