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偶成
作者: 李清照 〔宋代〕
原文展示:
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
白话文翻译:
十五年前的花月下,我们曾一起作诗赏花。如今再看这花月,竟是如此相似,为什么我的情怀却无法像往昔那样?
注释:
- 十五年前:指的是作者对往昔的追忆,表明时间的流逝。
- 花月底:指花盛开的时节和明亮的月光,营造出美丽的自然景象。
- 相从:指与朋友或爱人一起,表达亲密的关系。
- 赏花诗:指的是当时创作的诗歌,表现出对自然美的赞美。
- 浑相似:意为“完全相似”,强调时间的轮回,但情感的变化。
- 情怀:指的是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状态,反映出作者对过去的怀念。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花月”联想到古代诗人常以花月象征爱情与美好时光,李清照在这里运用这一意象,表达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字易安,号漱玉,宋代著名女词人。她的作品以情感细腻、语言清新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少数的女性艺术家之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李清照晚年,正值她生活困顿、国破家亡之时。面对昔日的美好回忆,诗人感慨万千,流露出对往日时光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偶成》是李清照在回忆往昔与友人赏花时留下的诗句。诗中通过“十五年前”的时光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开头两句“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场景,仿佛让读者看见花月下的欢声笑语,和朋友间的诗意交流。接下来的“今看花月浑相似”则是对比,尽管眼前的花月依旧美丽,却无法唤起往昔的情怀,这种情感上的落差让人感到惋惜。
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化紧密结合,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人事变迁的感慨,体现了她在生活困境中对美好记忆的坚持与珍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十五年前花月底”:引入时间背景,强调时间的遥远。
- “相从曾赋赏花诗”:回忆与友人的美好时光,表达人际关系的温暖。
- “今看花月浑相似”:对比现实与过去,提示情感的变化。
- “安得情怀似往时”:感叹情感的无法回归,表现了内心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时间对比,强调现实的无奈。
- 排比:在意象的叠加中增强情感的深度。
- 隐喻:花月象征美好回忆,承载了深厚的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深刻体现了李清照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 花:象征美好、青春和生命的绽放。
- 月:象征清幽、宁静和思念,常与爱情相联系。
- 情怀:内心的情感和情绪,反映出对过去的眷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李清照在《偶成》中提到的“花月底”代表什么?
- A. 秋天的景象
- B. 春天的花开
- C. 夏天的夜晚
- D. 冬天的寒冷
-
诗中“安得情怀似往时”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实的满足
- D. 对朋友的思念
-
李清照在诗中用“十五年前”来体现什么?
- A. 生活的繁忙
- B. 时间的流逝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友人的感谢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同样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杜甫《月夜忆舍弟》:通过月光抒发对兄弟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清照与苏轼的作品都描绘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清照更多地表达了个人情感的细腻,而苏轼则更注重豪放与壮阔。
参考资料:
- 《李清照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