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点绛唇
作者:李清照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白话文翻译:
秋千玩够了,起身时懒洋洋地整理着纤细的手。
露水浓重,花儿显得瘦弱,薄薄的汗水渗透了轻薄的衣裳。
见到有人来了,袜子滑落,金钗也掉了。
害羞地跑开,倚在门边回头,却闻着青梅的香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蹴罢:踢完,玩完。
- 慵整:懒洋洋地整理。
- 纤纤手:形容女子手指细长。
- 袜刬:袜子滑落。
- 金钗:用金属制成的发钗。
- 青梅:青色的梅子,象征青春和纯真。
典故解析: 青梅嗅香的意象,常用来表现少女的青春与羞涩,带有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在古代诗词中,青梅常常与爱情相联系,象征着纯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清照(1084-1155),字易安,号漱玉,宋代女词人。她的作品以情感细腻、意境深远著称,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诗人之一。李清照的词风清婉、隽永,尤其擅长表达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词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李清照人生的多舛之年,经历了战乱与离散,情感上也愈显凄婉。此时的李清照更多地表现出对青春、爱情的怀念与感伤。
诗歌鉴赏:
《点绛唇》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少女的青春与羞涩。开篇“蹴罢秋千”,生动地描绘了少女轻松愉快的玩耍场景,随后的“起来慵整纤纤手”则传达出一种懒散和随意的生活态度,仿佛时间在此刻凝固。接下来的“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内心的细腻与脆弱。最后几句中,少女因见人而羞涩地逃避,倚门回首,嗅着青梅,表现出她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整首词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融入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李清照对青春的敏感与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蹴罢秋千:玩完秋千,体现了少女的活泼与天真。
- 起来慵整纤纤手:起身时懒洋洋地整理手,展现出她的娇弱与柔美。
- 露浓花瘦:露水浓重,花儿显得瘦弱,暗示了自然界的变化与内心的脆弱。
- 薄汗轻衣透:薄汗渗透轻衣,反映出少女的窘迫与羞涩。
- 见有人来:突显出她的敏感与警觉。
- 袜刬金钗溜:袜子滑落,金钗掉落,表现了慌乱与不知所措。
- 和羞走:害羞地逃走,展现出少女的纯真与羞涩。
-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回头嗅青梅,留恋与思念的情感跃然纸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现象与内心情感结合,如“露浓花瘦”。
- 拟人:将花的状态与少女的情感联系起来,增加了情感的层次。
- 对仗:整首词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少女在青春期的羞涩、懵懂与对爱情的渴望,展现出一种清新而又带有淡淡忧伤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千:象征着童年与无忧无虑的时光。
- 露水:代表清晨的清新与生命的脆弱。
- 青梅:象征着青春的美好与纯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蹴罢秋千”意指什么?
- A. 秋千被踢坏了
- B. 玩耍结束
- C. 秋千正在摇晃
- D. 秋千被遗弃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青梅”象征了什么?
- A. 失落的青春
- B. 纯洁的爱情
- C. 自然之美
- D. 亲情
- 答案:B
-
李清照的词风主要是?
- A. 豪放
- B. 清婉
- C. 直白
- D. 复杂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如梦令》 - 李清照
- 《水调歌头》 -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李清照的《点绛唇》和苏轼的《水调歌头》,两者皆表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但李清照的词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苏轼的词则更多地体现了豪放与旷达的气魄。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清照词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