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慢 蟋蟀》
时间: 2025-01-11 02:24:1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二时慢 蟋蟀》
作者:王夫之 〔明代〕
问古今,闲愁有几,长与秋来相惹。
到月暗梧桐疏影,木叶泠泠初下。
便遣清宵,都无万感,犹自难消夜。
偏旁砌侧近西窗,冷絮闲叨,不管残镫花灺。
从伊谁,问知幽恨,长在眉梢萦挂。
似诉风凄,如悲露冷,斗转银河泻。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
不分明,伤心句里,听得又还争差。
待拥孤衾,灭镫塞耳,可放离忧罢。
未多时更被,荒鸡数声啼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在问古今之间,闲愁到底有多少,似乎与秋天的到来总是互相纠缠。当月光暗淡,梧桐树的影子稀疏,树叶静静地开始落下。宁愿让这清冷的夜晚,尽管没有万千感慨,却依然难以消除内心的忧愁。窗边的冷絮轻轻叨念,不再理会那残余的烛光和花影。问谁能理解这种幽怨,始终萦绕在眉梢,似在诉说风的凄凉,像那悲凉的露水,星斗变换,银河倾泻。不要去想那孤独,殷勤地相互安慰。那些不明确的伤心句子,听来又何尝不是错的呢?待我拥抱孤单的被褥,熄灭烛光封住耳朵,放下这些忧虑吧。不久后,外面又传来荒鸡的啼鸣。
注释
- 问古今:询问古今之间的情感变化。
- 闲愁:无所事事时产生的忧愁。
- 梧桐:象征孤独和秋天的树木。
- 泠泠:清脆的声音,形容落叶的轻柔。
- 清宵:清冷的夜晚。
- 镫:古代的一种灯具。
- 塞耳:封住耳朵,指不想听到外界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夫之(1619-1692),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隽永,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邃的哲理为特点。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王夫之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个人境遇不顺之时,诗中流露出对人生孤独和秋天萧瑟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十二时慢 蟋蟀》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抒情,展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内心的孤独。开篇以“问古今”引入,彰显出诗人对历史与现实情感的思考。整个诗歌在意象上运用了秋天的元素,暗示着生命的无常与衰亡。月暗和梧桐的疏影相辅相成,营造出一幅清冷的夜景,木叶的轻轻落下则是对时光流逝的细腻刻画。同时,诗中提到的冷絮和残镫,象征着内心的孤寂与未了的思绪。诗人通过“问知幽恨”表达了对情感的渴望与难以言说的苦楚,展示了深厚的思考与哲理。全诗在情感的流动中,既有对孤独的感伤,也有对内心平静的追求,形成了一种深邃而又婉约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问古今,闲愁有几,长与秋来相惹:反映诗人对古今情感的感慨,闲愁与秋天的到来相互交织。
- 到月暗梧桐疏影,木叶泠泠初下:描绘秋夜的寂寥和落叶的声音。
- 便遣清宵,都无万感,犹自难消夜:即使夜晚清冷,没有万千感慨,但内心的忧愁依然难以消散。
- 偏旁砌侧近西窗,冷絮闲叨,不管残镫花灺:窗边的冷絮无所事事地叨念,残烛的余光也不再被关注。
- 从伊谁,问知幽恨,长在眉梢萦挂:询问谁能够理解自己心中的幽怨,这种情感始终萦绕在眉头。
- 似诉风凄,如悲露冷,斗转银河泻:将心中的孤独比作风的凄凉与露水的寒冷,形象生动。
- 莫念人幽悄,殷勤特相慰藉:劝自己不要过于思念孤独的人,反而要互相安慰。
- 不分明,伤心句里,听得又还争差:那些不清晰的伤心话在耳边回响,似乎都是错的。
- 待拥孤衾,灭镫塞耳,可放离忧罢:准备拥抱孤独,熄灭烛光封耳,放下忧虑。
- 未多时更被,荒鸡数声啼也:不久后,外面传来的鸡鸣声打断了宁静。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似诉风凄”将情感与自然现象结合,使得情感更加立体。同时,诗中也使用了对仗和音韵的和谐,以增强诗歌的美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孤独、时间流逝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和对内心平静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梧桐:象征孤独与秋天。
- 月暗:代表忧愁与沉寂。
- 木叶:象征时间的流逝。
- 冷絮:代表内心的孤寂与思绪。
- 银河:象征浩渺的宇宙与人生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闲愁”主要指什么?
A. 快乐的情绪
B. 无所事事的忧愁
C. 对未来的期待
D. 对历史的思考 -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孤独感?
A. 农田
B. 梧桐与落叶
C. 河流
D. 山峰 -
“待拥孤衾,灭镫塞耳”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心情?
A. 快乐与期待
B. 孤独与释然
C. 忧愁与绝望
D. 愤怒与不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王夫之的《十二时慢 蟋蟀》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思考,但王夫之更倾向于哲理化的思考,而李清照则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内心的柔软与哀愁。
参考资料
- 《王夫之诗文集》
- 《明清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