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客》
时间: 2025-02-03 10:31:57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思远客
作者: 翁卷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涉夏思已深,感秋念愈迫。
思念皆为谁,为彼远行客。
客行曷辰休,怅望朝复夕。
出门虚有待,命驾焉所适。
邈邈阻前欢,悠悠抱今戚。
中庭一株橘,嘉实转金碧。
爰意花开时,花边语离析。
惜此不忍餐,留之候君摘。
拟君君未来,囘肠更如折。
何当乘梦时,傥遂徽容觌。
白话文翻译:
在夏天的思念已经加深,秋天的情感愈发迫切。
这份思念究竟是为了谁,是为了那位远行的客人。
客人的旅途何时才能停歇,我只能怅望着朝夕的变化。
出门时心中空有等待,命运的车马又将驶向何方。
遥远的前方阻挡了欢愉,心中悠悠地抱着对现在的忧愁。
中庭有一株橘树,果实已渐渐变成金碧辉煌。
我想在花开的时候,与你分享那花边的离别之语。
舍不得将果实吃掉,留着等待你来采摘。
我默默期盼你能早日归来,内心的思念如同被折断的肠子。
何时才能乘着梦境,与君再次相见。
注释:
- 涉夏:指初夏时节。
- 思已深:思念的情感已经很深。
- 感秋念愈迫: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思念之情愈发迫切。
- 曷辰:何时,何日。
- 怅望:怅然地望着,感到惆怅。
- 虚有待:心中有空虚的等待。
- 邈邈:渺远的样子。
- 悠悠:缓慢而长久。
- 嘉实:美好的果实。
- 徽容:美好的容貌或身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翁卷,字子华,号汀州,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受到后世的推崇。
创作背景:
《思远客》写于作者思念远行友人之时,正值夏秋之交,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期待的情感。
诗歌鉴赏:
《思远客》是一首充满思乡情怀与对友人思念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夏秋交替时节,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孤独。诗的开篇便流露出思念的情绪,随着季节的变换,思念愈发浓烈,正如诗中所述“感秋念愈迫”。在表达思念的同时,诗人也描绘了自然景象,用“中庭一株橘”来象征思念的硕果,既是对友人的期待,也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果实的珍惜与对友人归来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柔情与脆弱,令人动容。整首诗韵律和谐,意蕴深厚,是典型的宋代抒情小品,展现了诗人细腻而真挚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涉夏思已深:在夏天已经开始深刻地思念。
- 感秋念愈迫:感受到秋天的来临,思念愈加迫切。
- 思念皆为谁:这份思念到底是为了谁?
- 为彼远行客:是为了那位远行的客人。
- 客行曷辰休:客人的旅途何时才能结束?
- 怅望朝复夕:只能怅然地望着日升日落。
- 出门虚有待:出门时心中空有等待。
- 命驾焉所适:命运的车马又将驶向何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中庭一株橘”,象征思念的果实。
- 拟人:将心情描绘成有生命的情感。
- 对仗:如“朝复夕”,构成工整的对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思念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孤独与期待的氛围,表达了对远行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团聚时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夏秋:象征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迁。
- 橘:象征丰收与期待。
- 梦:象征希望与渴望的实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思已深”的意思是: A. 思念加深
B. 感受愈深
C. 记忆模糊
D. 忘却已久 -
“中庭一株橘”象征着: A. 友人的归来
B. 思念的果实
C. 夏天的结束
D. 秋天的到来 -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欢愉
B. 孤独
C. 忧愁
D. 思念
答案:
- A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思念之情。
- 李白《送友人》:抒发对友人的送别之情。
诗词对比:
- 宋代诗人李清照的《如梦令》表现了对思念的细腻描绘,尤其在意象上与《思远客》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自然景象来传达内心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