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其七》

时间: 2025-01-10 22:28:20

老去对花枝,奈此星星发。

云样衣裳玉样人,总是明经蜡。

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

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 其七
作者: 樊增祥 〔清代〕

老去对花枝,奈此星星发。
云样衣裳玉样人,总是明经蜡。
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
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


白话文翻译

年老时对着花枝,怎奈这星星般的光景却依然闪烁。
像云彩一样的衣裳、如玉般的美人,最终也都是明经的蜡像。
两只鞋子与一张蒲团,久已在这茅荆小庙中修行。
扫去人世间的种种挂碍,心中如秋水般明亮,映出明月的清辉。


注释

字词注释

  • “老去对花枝”:年老时仍然欣赏花枝。
  • “奈此星星发”:怎奈这星星般的光景依旧闪烁。
  • “云样衣裳玉样人”:形容女子的倩影如云衣玉人。
  • “明经蜡”:指明经的蜡像,暗含对生命无常的感叹。
  • “两屦一蒲团”:是指两只鞋子与一张蒲团,象征简朴的生活。
  • “茅庵”:茅草搭成的小庙,象征隐逸生活。
  • “扫尽人天挂碍心”:清扫心中一切烦恼与障碍。
  • “秋水生明月”:比喻心境明澈如秋水映月。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明经蜡”,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的文人对功名与人生的反思,常将自身的成就与蜡像的无情对比,表达人生的短暂与虚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樊增祥,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擅长抒情,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樊增祥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无奈。诗中隐含对自然美的珍惜与对世俗繁华的淡然。


诗歌鉴赏

《卜算子 其七》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在晚年对人生、自然和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开篇“老去对花枝”,表达了随着年龄增长,诗人依旧保持对自然美的欣赏,然而“奈此星星发”则展现了时间流逝的无奈之感。诗人通过“云样衣裳玉样人”的描绘,引出一段对人生美好瞬间的追忆,然而随之而来的“明经蜡”又让人反思这些美好是否只是一种表象。

接下来的两句“两屦一蒲团,久作茅庵衲”,则体现了诗人选择隐逸生活的态度,象征着他对物质的超脱与对精神的追求。最后两句“扫尽人天挂碍心,秋水生明月”,通过自然意象的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澈,仿佛是经过一番洗礼后的心灵状态,达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感情和深邃的哲思,使人思考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展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的无常时,依然选择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智慧与从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对花枝:年纪渐长却仍欣赏花的美丽,表露出对生命的热爱。
  2. 奈此星星发:对美好事物感到无奈,时间的流逝让人感伤。
  3. 云样衣裳玉样人:形容那样的美丽人物,最终却是蜡像般的虚幻。
  4. 总是明经蜡:借用蜡像比喻人的成就与生命的虚无。
  5. 两屦一蒲团:象征简朴的修行生活,体现出隐逸的志向。
  6. 久作茅庵衲:暗示长期过着简朴的隐居生活。
  7. 扫尽人天挂碍心:表达了想要清扫心中一切烦恼与障碍的愿望。
  8. 秋水生明月:象征心境的清澈与宁静,达到一种理想的心灵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云样衣裳玉样人”用云和玉的美丽比较,展现了理想化的美。
  • 对仗:“两屦一蒲团”与“扫尽人天”形成对比,突出修行生活的简朴与内心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虚幻的反思,表达出诗人从世俗中超脱出来,追求内心宁静与真实自我的心路历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枝:象征青春与美好,代表着生命的短暂与美丽。
  • 星星:象征希望与梦想,反映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云样衣裳:象征梦幻般的美丽,传达出一种理想化的审美追求。
  • 明月:象征清澈的心境与宁静的内心,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老去对花枝”中,‘老去’的意思是?

    • A. 年轻
    • B. 年纪大
    • C. 忙碌
    • D. 快乐
  2. “云样衣裳玉样人”意在描绘什么?

    • A. 自然景色
    • B. 美丽的女子
    • C. 生活的艰辛
    • D. 诗人的心情
  3. “扫尽人天挂碍心”中,‘挂碍’的意思是?

    • A. 担忧
    • B. 牵挂
    • C. 障碍
    • D. 愉悦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人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 李白《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豪情。

诗词对比

  • 樊增祥的《卜算子 其七》与李白《将进酒》的对比,前者偏向于内心的平和与反思,而后者则是对人生豪情与短暂的感叹,两者在主题情感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樊增祥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